滨州铝业十年蝶变“绿色崛起” 铝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质量效益实现系统性重塑和颠覆式变革

滨州传媒网 2022-01-10 08:19

编者按: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城市强。做强实体经济,推进工业强市,打造“双型”城市推动富强滨州建设,是滨州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再上层楼的关键所在。当前,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现已实施了一年,宏伟蓝图逐步展开,我们将走进企业、聚焦滨州工业企业培育发展,企业畅谈如何促进转型升级、推进发展,在新征程上实现更大突破。

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滨州。在多个领域创造了全国、之的滨州铝业,享有“中国铝都”的美誉。

然而,经过20年的发展之后,随着环保和产业政策的倒逼,滨州铝业的发展面临如何变革、怎样改革,路在何方的困境。

2018年,山东省铝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以滨州为核心区,倾全省之力建设级铝业基地,这为滨州铝业开启重塑性、颠覆式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

抢抓机遇,滨州主动求新求变,以建设级铝业基地为目标,坚持向科技要动力、靠创新要发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铝业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质量效益实现系统性重塑和颠覆式变革,加速推动铝产业向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实现“铝都”的华丽蝶变。

硕果累累……滨州接续举办铝业峰会,出台《打造铝业基地的若干政策》“11条”,全市中铝制品占比两年提升28.6个百分点,达到63.6%,实现由“规模大”向“价值优”的华丽蝶变。同时,加快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锚定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成功打造的全流程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再生铝循环产业基地。

2021年前三季度,轻量化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3630.1亿元,增长30.7%,滨州铝业“绿色崛起”加快起势、成势、迎来胜势。

迈向轻量化实现由“创业魏桥”向“创新魏桥”“国际魏桥”的转变

在绿色潮动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以铝代塑、代钢、代木成为必然趋势。滨州顺应产业变革的趋势,提出“推动铝产业向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型”。

魏桥创业集团关停转移电解铝产能的同时,大胆作出向轻量化迈进的战略抉择,谋划建设魏桥轻量化基地,再造一个新魏桥。

据介绍,魏桥轻量化基地涵盖挤压结构件、全铝车身总成、泡沫铝、铝型材、中试基地等五个项目。随着项目的陆续投产,成功自主研发全时无人驾驶量产商用车,“魏桥牌”概念车亮相跨国公司人青岛峰会。2021年10月,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下线并将批量化生产,也标志着魏桥轻量化基地实现了全链条运转,是“创业魏桥”向“科技魏桥”转变的现实印证,也是“双型”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魏桥轻量化基地,我们也近距离感受到“轻量化”的魅力。

技术上,魏桥轻量化基地重要的液态模锻挤压锻造、复合连接两项技术,均达到国内水平。其中,液态模锻生产线是山东首条,生产的工件尺寸准确,平均减重50%以上、性能提高20%以上;车身材料复合连接技术,通过高温熔融摩擦焊接等工艺,将不同材料一次连接成型,代替了打孔、螺丝、点焊等传统工艺,既节省了成本,又增加了强度。

而在性能方面,魏桥轻量化基地自主研发的2个系列8种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强度、抗疲劳、抗腐蚀等综合性能较传统合金提升20%以上;由此生产的转向节、离合器等汽车配件,成功通过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考核,打入一汽、重工、福田等20余家车企供应链。同时,魏桥轻量化基地依托的技术工艺、完整的设计方案、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型材,制造的车身平台、底盘平台、底盘传动部件较传统产品分别减重40%、30%、50%以上,初步测算,每年可助力减碳34万吨以上。

魏桥创业集团的逆势稳健增长,位列2021年500强第282位,上升26个位次,1-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213.7亿元,同比增长37.78%;实现利税 205亿元,增长 122.43%。

在魏桥集团等企业带动下,滨州铝业实现从“规模经营”向“价值效益”整体再造,2021年上半年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2290 亿元,增长28.6%;中铝制品占比由2019年的35%提升到目前的60.3%,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的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轻量化铝)通过省评审。

成为全球大铝产业集群 打造铝业基地“新铝程”

经过20年的发展,滨州已经构建起了从铝土矿到铝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了以魏桥集团为的大的铝产业集群。滨州也形成了以魏桥创业为,创新金属、渤海活塞、盟威戴卡、北汽海纳川、三星集团等为骨干的全球大铝产业集群,拥有铝加工企业2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9家,中铝制品占比达到63.6%。

被誉为“中国活塞品牌”的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是滨州较早的涉铝企业。渤海活塞具备年产3000万只类型活塞的生产能力,自1986年至今连续35年居国内行业地位,全球活塞行业企业。产品覆盖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品种达1000多个。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35%,商用车用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0%。国际市场遍及北美、欧洲、东亚、中东等地区,拥有大众、康明斯、卡特彼勒、菲亚特、道依茨、斯堪尼亚、曼、科勒、五十铃、洋马等国际客户。

渤海活塞长期耕耘轻量化,也成就了细分领域的“隐形”。

渤海活塞开发出天然气发动机铝活塞、高强度轿车活塞等系列新产品。其中,活塞达到2380万只,居国内,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也就是说,每一支产品,通过渤海活塞的优化设计,能够减轻重量,可以有效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摩擦功率,对于节能减排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滨州,完整的铝产业链涉及7大板块、100多个品种,不仅有用于奔驰、宝马、大众等车系的轮毂,还有用于华为、苹果、三星等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可以说,涵盖了交通轻量化、全铝家居、铝合金线缆等诸多高附加值产品。

在山东创新集团有限公司,华为、小米、OPPO、苹果等多个品牌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所需要的铝合金材料超80%以上来自这里。

在发展中,创新集团坚持“发展 绿色低碳”。创新金属年产20万吨再生铝项目采用双室炉技术与EMP泵铝液循环技术融合对接,是目前国际上铝合金废料回收处理的生产工艺,能耗仅相当于电解铝能耗3%-5%,经济及环保效益。

加速价值链向中攀升的同时,集群发展、园区经济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28个项目落户,涉及投资135亿元,其中20个项目已投产。目前,全市铝加工企业205 家、铝化园区达到12个。魏桥轻量化基地、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铝深加工能力突破120万吨,成为全省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的铝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园区。

“从铝业到铝产业、再到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是滨州铝业的十年动能转换之变。

目前,在全市五大产业集群中,铝产业产值排名第1位,滨州也成为国家科技部任命的铝的发展示范基地。

同时,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氧化铝产量1896.4万吨、电解铝561.8万吨、铝材加工638.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0%、16%和13%,铝产品涉及7大板块、100多个品种,铝制品占比由2019年的35%提升到60.3%。

今日铝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