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的规格和型号划分是为了清晰区分其用途、结构、材质、性能等关键信息,便于选型和应用。以下从型号和规格两个维度详细说明:
一、型号划分:反映电缆的 “身份属性”
型号由一系列字母和数字组成,每部分代表特定含义,通常包括用途、绝缘材料、导体材料、护套材料、特殊性能等。不同国家 / 行业有不同标准(如中国 GB 标准、国际 IEC 标准),以国内常用型号为例:
1. 常见型号构成要素(以电力电缆为例)
第一部分 用途 / 类别
Y:移动用(如橡皮电缆)
V:聚氯乙烯绝缘 / 护套(通用)
K:控制电缆
H:通信电缆
R:软线(多股导体,柔韧性好)
第二部分 绝缘材料
V:聚氯乙烯(PVC)
YJ:交联聚乙烯(XLPE)
X:橡皮
Z:纸绝缘
第三部分 导体材料
T:铜(默认,常省略)
L:铝
第四部分 护套材料
V:聚氯乙烯护套
Y:聚乙烯护套
Q:铅护套
H:橡套
第五部分 特殊性能
P:屏蔽(如铜带屏蔽)
Z:阻燃
N:耐火
2. 典型型号示例
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低压通用,室内固定敷设)。
YJ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高压常用,耐温性好)。
K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控制电缆(工业控制信号传输)。
R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家用弱电,如电器电源线)。
ZR-YJV: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适用于防火要求高的场所)。
二、规格划分:反映电缆的 “物理参数”
规格主要通过导体截面积、芯数、电压等级来表示,决定了电缆的载流量、使用场景等。
1. 导体截面积(核心参数)
单位:平方毫米(mm²),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直接影响载流量(截面积越大,可承载电流越大)。
常用规格:
小截面:0.5mm²、0.75mm²、1mm²(弱电、小家电);
中截面:2.5mm²、4mm²、6mm²(家庭照明、插座);
大截面:10mm²、16mm²、25mm²…240mm²(工业动力、主干线)。
2. 芯数
指电缆内绝缘线芯的数量,根据用途不同分为:
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如 YJV-1×70,用于大电流传输);
多芯:2 芯(单相电源,如 RVV-2×1.5)、3 芯(三相三线)、4 芯(三相四线,含中性线)、5 芯(三相五线,含地线),以及更多芯数(如控制电缆 KVV-10×1.5,用于多信号传输)。
3. 电压等级
单位:千伏(kV),表示电缆的额定工作电压,分低压(≤1kV)、中压(10-35kV)、高压(110kV 及以上)。
示例:YJV-0.6/1kV(适用于 0.6kV 以下系统,最高 1kV)、YJV-8.7/10kV(中压电缆)。
三、型号与规格的组合表示
完整的电缆标识需同时包含型号和规格,例如:
YJV-0.6/1kV-4×10: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额定电压 0.6/1kV,4 芯,每芯截面积 10mm²。
KVV-4×2.5: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4 芯,每芯 2.5mm²。
型号:通过字母组合区分用途、绝缘 / 护套材料、特殊性能(如阻燃、屏蔽),是选择电缆 “类型” 的依据。
规格:通过截面积、芯数、电压等级确定电缆的 “尺寸和承载能力”,是匹配实际负荷的关键。
了解型号和规格的划分规则,能快速判断电缆是否适用于特定场景(如家庭装修选 2.5mm² 铜芯 BV 线,工业控制选多芯 KVV 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