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指标加速置换增加2018年铝市压力

阿拉丁 2018-01-18 09:41

  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再度明确了产能指标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的要求,和以前发布的政策相比,此次通知的主要看点在于明确了2011年至2017年关停并列入淘汰公告的电解铝产能指标须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产能置换,逾期将不得用于置换。

  产能置换设定了明确的期限,2018年内不能实现置换的产能将彻底淘汰,不在具备置换可能。阿拉丁(ALD)了解统计,2011-2017年一共有467.9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官方宣布淘汰,已公示/公告完成置换的产能有375.38万吨,其中68万吨已经在指标购买方企业中投入使用,剩余307.4万吨产能具备投产资格。淘汰产能中剩余可置换产能92.52万吨。

表格1  2011年至2017年关停并列入淘汰公告的电解铝产能指标及使用情况

省区 2011-2017年官方淘汰产能 已交易 剩余指标
河南 117.95 87.95 30
甘肃 50.9 50.9 0
山西 16.81 0 16.81
宁夏 16.5 16.5 0
广西 15.2 15.2 0
陕西 15 15 0
湖北 29.2 2 27.2
山东 32.4 32.4 0
江苏 10 10 0
贵州 16.13 16.13 0
青海 8 3.6 4.4
湖南 36.7 32.7 4
辽宁 37 37 0
新疆 2.95 0 2.95
云南 5.56 0 5.56
四川 35 35 0
江西 1 0 1
内蒙古 6 6 0
黑龙江 0.6 0 0.6
浙江 15 15 0
合计 467.9 375.38 92.52

  产能置换明令期限将加快指标的置换速度。毕竟指标购买从洽谈到最后的公示明确,中间要有过程,掺杂着政府的意愿、企业债务、员工安置等诸多问题,因此欲购买指标的企业和欲出售指标的企业的交流积极性将上升。

  而购买到指标的企业,积极投产的意愿较强。首先购买指标的金额高,阿拉丁(ALD)了解,目前指标成交价格在5000元/吨左右,极大增加了铝厂的投资成本,快速建设投产的诉求强,尤其是锦联铝材这样的企业,产能早已建成投产但因违规被叫停,其承担的资金压力更大,唯有快速生产并销售变现才能回笼资金;其次我们看到购买指标的企业多是内蒙古地区的企业,如锦联铝材、蒙泰铝业、创源金属等,内蒙古地区铝厂成本较低,具备市场竞争力;再次,在指标的购买过程中,政府积极帮忙协调但也给企业较大的政治压力;而对于本已大幅过剩的铝市场而言,铝厂在2018年内购买指标并积极投产无疑加重了铝市场的供应压力,2018年一、二季度电解铝项目仍将集中投产。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统计的指标外,国内的闲置产能中仍有部分产能可能不再具备投产条件,有随时宣布淘汰并进入交易环节的可能。另外云南、广西仍有200多万吨的新增合规产能在建。

  关于指标置换,尽管地方政府仍在设置障碍,但在工信部《鼓励电解铝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实行产能置换、优化存量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表明,电解铝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可通过与退出产能企业的兼并重组、产能指标交易等方式,获得产能指标,实现置换。因此才有了中铝华仁、华磊、华云的快速投产,也有了锦江集团与淅川铝业合股的联川铝业诞生,据悉锦江与神火也在洽谈合股事宜,在国家的鼓励下,产能指标置换的道路越来越通畅,对于有长期闲置产能的企业来说,盘活存量资产带来的收益也将十分明显。

  综合来看,2018年的电解铝产能增长速度仍然较高,年内的过剩情况很难缓解。长期来看,指标数量终有限,中国供给侧改革政策对铝行业无序发展的遏制作用显著。


今日铝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