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根本性要求,将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个领域,贯穿在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重要部署中。
对于有色金属工业而言,经历了百废待兴的艰苦创业,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市场洪流,经历了技术竞争的跌宕起伏,经历了扩大规模的由小变大,在当前实现由大变强的道路上,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道路上,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任务目标。
近年来,有色行业振兴动能蓬勃,自主创新厚积薄发,“高精尖”成果不断涌现,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作为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中国在有色金属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可否认,产能回潮、“去产能”任务仍然艰巨,高端产品比重低、产品质量有点提升,部分产品自主能力依然不足,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高质量发展要求“质”“量”“速”并重,要求稳定性和均衡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并重,要求产业布局规模壮大和结构优化并重,要求创新驱动与效益提升并重。这对于有色金属及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而言,既提出了高的发展要求,也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绿色化改造,推进“有色”“绿色”“有机”的结合发展。在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之际,有色行业应率先探索一条从“三去一降一补”中捕捉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的新路径,使过剩产能变为高端产能、落后产能成为转型示范、技术短板对接绿色方向,实现“另辟蹊径”的新发展模式。
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在创新中不忘初心,在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国际竞争中增强内生动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必须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发展新动力新活力。过去几十年发展,有色行业已经在后发国家追赶型增长中实现了由弱变强,很多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通过技术引进促进发展的空间变小、难度增大。这就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创新,坚持从过去依靠简单扩大规模和增加要素投入的增长,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增长,在不断挖掘内生动力的过程中,凝聚新的竞争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培育行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当前,有色行业涌现出一批在规模实力、区域布局、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处于行业前列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对行业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和指引性。但是,在国际市场持续引领的能力,还有赖于加强在行业标准、行业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有赖于提升在产业培育与孵化方面更加前瞻性的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论跨越多少经济周期,仍然能够在经济效益、风险防范、公司治理、管理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始终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胜出、持续发展、创造价值成为行业的整合者、发展的带动者、变革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