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西南铝锻造厂2017年下半年装备升级改造纪实

西南铝 2017-11-23 15:25

念好“改”字诀,方能培育新动能

6月21日,新增高温合金炉安装成功;

7月17日,8000带锯改造新增圆满竣工;

9月15日,挤压制造部高速带锯改造顺利完工;

11月15日,模压制造部6号合用炉新机启动;

11月18日,100吨矫直机技改完成……

得益于设备技改的强有力完成,锻造厂2017年1-10月能耗费用降幅为13.43%,与2016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91%。进入“奋战100天”以来,各技改项目更是快节奏、重力度的全面赶工,资源整合是重点,协调合作是关键,技改激发起的强大“聚宝盆”效益,让创新创效的氛围在锻造厂蔚然成风。

1、小步快走的“高速带锯”

高速带锯位于挤压制作部125矫直机对面,它是锯切班班长刘兆洪常年工作的地点,高速带锯吸尘系统风机轴承损坏是这几年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拦路虎”,相关维修维护一直在进行,设备保障部的“抢修抢救”成了常事。

如何将这个问题彻底改善?毫无疑问,吸尘系统的改善是整个工程的最关键控制点和最难点。7月28号,该改造项目开始,定尺装置的设计、提供参数,增加平衡缸、防止下坠、减少安全隐患,改造初期,设备保障部对参数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设计单位有效沟通,相关装置的准备、调试一步一个脚印地平稳顺利进行。但如何突破最难的关口?设备保障部的参与人员集结了智慧的结晶。在高速带锯顶部有一处半米宽、一米长“吸屑口”,钢板做成的簸箕形状,铝屑像倒垃圾一样通通被吸进口子。就是这个普通的簸箕状“吸屑口”,成了整个吸尘系统最大的改善,达到90%的吸尘率,提高了锯切定尺控制精度,减小签字率,产品成品率提高30%。

田怀前是设备保障部的作业长,作为亲自参与者,该项目的每一步进程他都了然于心。“一开始,我们在吸铝屑口的设计上确实一筹莫展,从材料的使用到形状如何,方案提出了很多,但具体到实施过程中又遇到很多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花费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的设计和完善,在设备厂长的帮助下,他们想到一个“精妙点”:改变锯带方向、远离操作室,做成最传统老式的“簸箕”形状,问题迎刃而解。

在改造调试过程中,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动力计控站的技术员晏勇在协助设备电气系统时,为了改善控制程序不完美,竟然自学会了伺服电机的调试,掌握了一直没有完全弄通的新技能,让这个80后技术员心里乐开了花。

小步快走,历时两个月,一环扣一环,“高速带锯”改造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踏实。

2、填平补齐的“6号合用炉”

9月15日,模压制作部6号合用炉改造正式开始。在此之前,该车间4号、8号、9号合用炉的改造已全部完成。

随着工厂对做好合炉、组批生产,保证能源消耗平稳的要求越来越严格,6号炉的改造迫在眉睫。在改造初期,大家心里就明白,这次项目考验的不只是细心和技术,工期带来的紧迫感更考验毅力。争取在冲刺四季度的紧要关头完成任务,项目的急迫性又让所有参与人员心里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项目的负责人是设备保障部副主任刘鹏,因为有前期改造的经验,在6号炉的改造上,他本以为游刃有余。可是,前期的数据只能为科学论证提供依据,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浪费资源又没有取得预定的成效。

在改造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炉温均匀性的掌控。每一个炉子都存在毫厘的差距,一个数据不精确会导致整个改造的全盘失效。“我们也加班加点熬过几个通宵,紧张忙碌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收获,也为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10综合炉项目提供了思维参考。”刘鹏把这次改造学到的收获很快举一反三地利用到别的炉子上。

“6号合用炉的改造完成,最大亮点是保温性能强,链条开动平稳,设备故障率为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实际生产中,模压制作部作业长张成元感受最深,4个炉子的全新“重生”,填平补齐的功能显而易见,也让车间的排产组织更加有力。

每一次的项目完成背后都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个项目的改造,堵住了锻造厂利润流失的“黑洞”,带来无穷“活水“,“节奏快、力度大、早见效”的项目进程,筑起装备升级的坚实堡垒,撑起了锻造厂发展新愿景。

今日铝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