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价创六年新高背后:价值30亿美元的铝库存成了“烫手山芋”

华尔街见闻 2018-04-17 08:37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为张一苇。

LME三个月期铝昨日(4月16日)短线拉涨逾3%,至2360美元/吨上方,超过去年12月达到的阶段性高点,刷新自2011年8月以来六年新高。

2015年11月触底跌至最低1432美元/吨后,伦铝已累计涨逾20%,两年半间上涨近930美元/吨。

blob.png

最新一波铝价飞涨的“元凶”,是除中国外全球第一大铝生产商俄铝(00486)遭到美国特朗普政府新一轮经济制裁,引发市场对供应面前景的担忧。而“俄铝”标签的庞大铝现货库存,如今却成了金融机构和商品交易员们眼中的“烫手山芋”。

俄铝生产的铝现货,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负责监控交割的全球仓库存量中占到三分之一,目前价值逾30亿美元。

特朗普实施的新一轮制裁中,并未明文限制对俄铝在制裁生效日期前生产的现货进行交易;然而“常在水边走哪有不湿鞋”,即便LME官方已经封禁所有在4月6日(即制裁生效日期)之后生产的俄铝现货,市场上的交易员及其服务的客户仍会尽力避免与“俄铝”货扯上关系。

  这同时也为高盛、摩根大通这些华尔街投行提出了一道难题。大多数机构都愿意为撮合涉及俄铝的大宗商品交易提供资金,但前提是要保证,交易所涉及的现货是制裁生效前的“旧货”。这样一来,仔细检查铝现货之前的转手记录,保证交易不存在合规风险,就成了这些投行肩上的重担。

  极端情况下,这些银行甚至希望在现货交割的过程中,完全杜绝俄铝或其他受制裁的俄罗斯公司获利的可能性,这就令打着“俄铝”标签的产品几乎成了禁区。

  手中持有俄铝“旧货”却难觅接盘下家的交易员,只能一个接一个将手中的库存转移到LME。据报道,上周四(4月12日)LME接纳了来自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和弗利辛恩的一大批俄铝库存,吨位规模为过去四年中第二大。这两座荷兰城市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该国铝现货大量涌入国际市场以来,全球数一数二的俄铝囤积基地。

  一面是疯狂飙涨的铝价,另一面是“无处安放”的俄铝,最终交易员们只能销往与美国不存在利益关联的地区市场,寻找愿意接盘的买家。


今日铝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