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产能过剩伤害论”在国际上甚嚣尘上。美国政府表示,中国的产能过剩对全球市场造成影响并可能损害了美国国家安全。产能过剩原本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而一些国家一边高举市场经济大旗指责中国,一边又刻意将这一市场现象上纲上线,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产能过剩并非中国“特产”。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产能过剩就成为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常态,欧美等先行工业化国家无一幸免。纵观美国经济发展史,无论是1929年至1933年的大危机,还是二战以后的1948年至1949年、1957年至1958年等历次经济危机,均出现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并伴随着国际产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低迷、企业效益下滑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又先后经历了几次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均给国内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打击,并殃及其他国家乃至拖累世界经济。
本质上看,产能过剩是一定时期市场供需失衡的表现。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阶段,均出现过重化工业由快速发展到过剩的过程。近年来,中国个别行业产能过剩的形成亦是市场机制主导和支配的结果。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加快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微观企业早已成为投资经营决策的主体,信息不对称等现象普遍存在,市场周期性波动在所难免,也就导致产能过剩现象时常出现。与美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当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尚未完成,这一阶段居民住、行需求呈现较快增长势头,从而带动钢铁、电解铝等重化工业产能加速扩张。而市场需求在快速释放之后增速趋于放缓,特别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产能过剩矛盾开始显现。由于重化工业形成产能一般需要较大投资,沉淀成本较高,企业退出市场难度较大,化解过剩产能也难免存在一定时滞。
产能过剩一度给中国企业和宏观经济带来了直接困扰,但中国无意也无力将产能过剩矛盾向他国转移。考虑到中国铁矿、铝土矿等资源较为贫乏,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客观上并不具备大规模出口的支撑条件。因此,从中国政府到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对钢铁、电解铝等产业,应该坚持立足国内需求的主导方向,不鼓励大量出口。近年,为了限制电解铝出口,国家甚至对电解铝征收15%出口关税。事实上,国内消费也一直是中国钢铁、铝产品需求的绝对主力。在去产能过程中,中国十分注重加强环保、能耗、安全等社会功能性标准的约束作用,倒逼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及时退出市场。国际产业格局由市场竞争决定。客观而言,美国钢铁、电解铝等产业问题的根源是自身竞争力下降,是国际市场竞争和产业分工演变的结果。
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近年来,化解过剩产能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基调之一,政府和企业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为形成工作合力,国家建立了由2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一系列“组合拳”,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去产能。
目前,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2017年已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2亿吨以上,提前超额完成了5年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的下限目标,这还不包括2017年中国取缔的1亿多吨“地条钢”产能。目前,中国钢铁、电解铝行业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产能利用率已超过80%,产品价格稳步上升,企业盈利水平稳步回升,严重过剩局面已得到基本化解。
近年来,中国产能过剩现象既是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结果,也体现了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始终并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之策,取得的成效显而易见也来之不易。而一些国家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差异,企图将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经济现象政治化,并借题发挥衍生诸多无关议题,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更可能给正在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再次蒙上阴影。(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研究员 付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