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人们惊喜地发现昔日寸草不生的赤泥堆场上面冒出一块“绿洲”,草状植被生机盎然,长势十分喜人。这是位于一处赤泥堆场里面的“郑州研究院赤泥堆场原位生态修复示范田项目”,占地3000平方米,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赤泥原位无土修复技术”,成功实现了赤泥土壤化修复,年初种下的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已实现了对示范田95%以上地表的覆盖。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碱性废弃物。据了解,我国95%的赤泥采用露天堆存的方式处置,堆存占地面积达2万亩以上。赤泥堆场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正严重威胁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赤泥盐碱性强、易板结、营养匮乏,堆场自然修复过程缓慢,已成为铝工业生态治理的盲区。因此,在积极寻求赤泥综合利用有效途径的同时,研究解决赤泥堆场的生态环境修复,改善赤泥堆场生态环境,对维护铝工业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入贯彻落实铝工业“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土地资源浪费,解决废弃物、尾矿等堆场的生态修复问题,打造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循环经济体系,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自2015年开始赤泥堆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研发团队经过3年多的刻苦攻关,在赤泥碱性调控、微生物驱动、物理结构改良、养分补充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完成了赤泥土壤修复、盆栽种植实验及室外扩大作物种植实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赤泥生态修复技术。期间,研发人员通过反复试验,成功从华北地区典型拜耳法赤泥中发现并培养出繁殖能力强的可嗜盐碱微生物菌株。在菌株的作用下,赤泥的pH值可有效降低、大颗粒团聚体比例可明显提高,从而使拜耳法赤泥的土壤性状得以有效改善。
经检测,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赤泥堆场原位生态修复示范田的赤泥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均高于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土壤肥力旱地Ⅰ级标准。
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执行董事樊大林表示:“我院自主研发的赤泥原位无土修复技术,找到了对赤泥堆场进行生态修复的一剂‘良方’,利国利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