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间,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为加快公司战略布局,推进轻合金应用,推动行业发展,拟筹划引进宝钢金属有限公司(下称“宝钢金属”)为公司战略股东,结合双方产业及金融资本领域的综合优势,促进公司发展。
云海金属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梅小明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部分股份转让给宝钢金属,并将部分表决权委托给宝钢金属。本次交易完成后,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目前正式协议尚未签订,需履行的审批程序、完成相关审批程序的时间以及是否能够实施完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云海金属成立于1993年,主要业务为有色金属的压延和加工,主要产品为镁合金、铝合金、中间合金、压铸件、挤压件和金属锶等。公司在江苏、山西、广东、湖北、浙江、安徽及内蒙古等地设有16个子公司。公司于2007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2018年上半年,云海金属营业收入24.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
宝钢金属和宝钢股份则为集团兄弟公司,是宝武集团多元业务旗舰子公司之一,业务涵盖金属包装、工业气体、金属制品、汽车贸易与服务等。
这则公告背后,是宝钢处在中国汽车板龙头的位置上,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供应链中地位的一项新的动作。
此前的10月18日,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志浩在第四届宝钢汽车板EVI论坛上间隙对媒体即透露,“我们在汽车这个平台上,有责任推动技术进步,没有的我们要去投,会适时进入镁铝行业板块,不久就会宣布新的动作。”
自1988年开始起步布局,宝钢汽车板用30年时间实现了和中国汽车工业同步高速发展,经历了国产化替代、品质保障、引领汽车用钢三个主要阶段。数据显示,宝钢累计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汽车板8000余万吨,其中高强钢2000余万吨。2017年宝钢汽车板销售1225万吨,约为国内第2名体量的3倍,首次进入世界前三。宝钢汽车用钢整体占据50%以上中国市场份额,毫无疑问是宝钢的“拳头产品”。
不过,汽车板“老大”的威胁正来自于其他领域。宝钢股份技术参事、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匠心表示,“现在从汽车行业来说,达成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共识,今后的趋势是多材料车身。”除钢铁材料之外,镁、铝、碳纤维等都在汽车领域跃跃欲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在上述论坛即表示,在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下,未来一段时间,整车用材仍是以钢铝混合为主的技术路线,但在远期,铝镁合金、炭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比例将逐步提高。“多材料体系毫无疑问是未来汽车用材的一种方向,体现了合理用材的一种理念,就是说正确的材料用在正确的零部件上,再用到正确的车型上面。”陆匠心表示。
面对这种大趋势,宝钢选择主动顺应来巩固其在供应链上的绝对优势。“我们仍然要做到技术领先,要做汽车厂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是一种高层面的,你不能说只给用钢,其他的材料就不管。这就是我们未来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理念,我们提供的是多材料的车身用材的解决方案。”陆匠心道出宝钢未来在汽车板领域的方向。
至于如何提供多材料的车身用材的解决方案,陆匠心进步解释,“我们是要用钢去包容其他的材料,在多材料体系下,它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去解决。最基本的就是连接问题,车上不同的材料怎么连接在一起?汽车厂商就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我们就要研究钢铁材料和镁、铝、碳纤维怎么样连接是最可靠的、最合适的,这个技术我们去帮汽车厂去做。”
值得注意的是,戴志浩等人均认为,钢材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是中国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虽然进入镁铝行业,“但我们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立足于钢铁主业。”
陆匠心也提到,至少8-10年,钢铁还仍然是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宝钢坚定不移地要在钢铁上面做好。“钢铁还是有很大的潜力,首先材料本身有很大潜力,我们还在不断推出新的品种;第二,它有成本优势,是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第三,钢铁在产业链上应用的成熟性至少在近几年也是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无论铝还是碳纤维,一用到汽车上还是有很多障碍,现在还是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