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通发展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2-04-14 19:36

索通发展(603612)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公司一方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坚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在保证建成产能满负荷运行、实现新建项目提前投产与保障客户产品及时供应的同时,全力推进企业高质量、高品质发展,通过精益化生产与降本增效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报告期内,主要工作重点如下:1.建成产能满载运行,产量销量均创新高报告期内,面对市场、疫情的变化,公司以良好的预案实施、强有力的实践管理,科学组织生产工作,多种途径深挖生产潜能,有效地保障了已建产能的满负荷运行,部分生产基地实现了超负荷运行。2021年度,公司预焙阳极(含试生产自产产量)206.87万吨,同比增长9.18%,OEM产量0.61万吨;销售预焙阳极202.49万吨,同比增长5.00%,其中出口销售64.31万吨,同比增长11.55%;国内销售138.18万吨,同比增长2.21%。2.新建项目目标达成,综合优势加强巩固报告期内,索通云铝900kt/a炭材料项目(一期600kt/a)主体工程仅用时13个月建设完成,在年中提前进行试生产,年末项目正式转固;同时,在一期项目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该项目二期(300kt/a)也在年末正式启动建设。这充分展示了索通云铝团队强劲的执行能力,也侧面反映出集团内部各公司间的向心力与协同水平。该项目也是公司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在“北铝南移”大趋势下布局西南市场的关键步骤,对于巩固公司作为全球商用预焙阳极头部企业有着重要意义。3.多维度推进精益生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从组织变革、制度完善、信息化建设、培训考核四个维度,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先进的精益生产经验技术,全面推进全公司层面的组织变革与精益生产;为此,制定并下发了《2021年精益生产实施意见》《现场可视化指导手册》等规章制度,围绕安全环保、5S管理、设备管理、产品和备件库存管理、能源消耗管理和人员素质提升等工作,导入精益思维,推行精益方法,建立精益组织,确定精益目标。全年精益生产项目立项181个,生产现场管理得到有效改观,产品及备件库存趋于合理,各类能源消耗指标保持总体降低趋势。公司生产管理效率不断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4.实控人定增圆满完成,夯实未来信心基础随着国家出台“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以及行业内出现的“北铝南移”大趋势,公司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报告期内,实控人全额认购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股份并承诺锁定36个月,充分表明了实控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认可和强大信心,进一步优化了公司资本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强有力地维护了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夯实了公司在市场上坚强的信心基础,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预焙阳极市场价格方面,2021年12月,预焙阳极月均价格指数为5,232.87元/吨,较年初3,563.45元/吨上涨46.85%。供给方面,报告期内,我国预焙阳极总产量约为2,098万吨,同比上涨5.60%。消费方面,报告期内,我国预焙阳极表观消费量约为1,906.53万吨,同比上涨4.33%,出口量约191.47万吨,同比上涨20.1%。2.原铝市场价格方面,2021年12月,原铝月均价格指数19,303元/吨,较年初15,131.5元/吨上涨27.57%。供给方面,报告期内,我国原铝总产量约为3,850万吨,同比上涨3.83%。消费方面,报告期内,国内原铝表观消费量约为3,988.70万吨,同比上涨5%左右。3.石油焦市场价格方面,2021年12月,石油焦月均价格指数2,684.84元/吨,较年初1,841.26元/吨上涨45.82%。供给方面,报告期内,我国石油焦总产量约为2,746.54万吨,同比上升3.08%。消费方面,报告期内,国内石油焦总消费量约为3,967.74万吨,同比上涨9.01%。4.煤沥青市场价格方面,2021年12月,改质煤沥青市场均价为5,632元/吨,较年初3,252元/吨上涨73.19%。供给方面,报告期内,我国煤沥青总产量约为544.23万吨,同比上涨2.68%。消费方面,报告期内,国内煤沥青总消费量约为472.91万吨,同比下降约3%。以上数据来自百川盈孚。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预焙阳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如下:公司主要采用和下游优质客户合资建厂模式,充分发挥公司质量、成本管控优势,满足全球优质客户预焙阳极保障供应需求。1.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采购管理制度以规范公司的采购业务,由公司采购部门根据各子公司提出的原料、备品备件及辅料等需求计划和技术标准,实行全球集中采购。2.生产模式公司建立了生产管理制度以规范公司的生产业务,公司主要采用MTO(MakeToOrder,按单生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即依据收到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及购买原料,在客户购货数量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适度库存进行生产,既可以将存货降至最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又可以灵活应对临时性订单需求。3.销售模式公司建立了营销管理制度以规范公司的销售业务,客户群体定位于大中型原铝生产企业,公司主要的外贸和内贸业务采取直接销售模式。公司营销部门直接与客户沟通谈判并签订协议,按协议约定或客户要求将产品运往约定或指定交货地点。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 清晰务实的发展战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公司将以“C+(carbon)战略:双驱两翼,低碳智造”为发展方向,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全球竞争力体系。“C+战略”:“C”是碳“Carbon”的首字母,也是中国“China”的首字母。公司将以风光储氢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供应为基础,聚焦“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等碳材料产业,通过低碳智造,打造中高端碳材料为主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贡献索通力量。“当前的双驱”:左驱动轮是指以“预焙阳极碳材料”,争取未来五年预焙阳极产能持续提升,总产能达到约500万吨。右驱动轮是指“原材料石油焦”,发挥石油焦集中采购、全球采购的优势,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石油焦供应体系。“未来的两翼”:左翼是指基于左驱动轮预焙阳极碳材料的优势,以“铝产业链绿色减碳”为发展方向,由向下游客户提供“单一预焙阳极产品”向“多产品+服务”模式的“电解槽减碳节能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质升级,助力下游原铝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右翼是指基于右驱动轮石油焦原材料的优势,以“绿电+新型碳材料”为发展方向,公司利用光伏、风能、氢能等绿色新能源为基石,打造以锂电池负极、特碳、碳陶、碳化硅等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生产平台。2.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公司坚持以科技发展为动力,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为公司保持行业领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2021年研发项目主要以实现提质、智能化、节能环保为目的。提质主要从阳极均质、工艺改进方面进行研究,项目进展均已达到中试阶段,进行线上试验。智能化主要从智能检测与诊断、自动化、远程运维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公司自主研发及与科技公司合作项目均已达到中试阶段,部分已进入结题阶段,与高校合作项目已完成小试。节能环保主要从烟气治理、烟气治理产物处理、烟气再利用、环保材料、节能炉窑等方面进行研究,项目均已达到中试,部分项目已结题。通过以上项目的研究开发,实现阳极质量提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技术摸索与储备。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获奖的省部级的科技成果15项。公司注重管理和保护自有知识产权,截止2021年12月31日,授权专利共167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36项。报告期内共申请受理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报告期内共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省部级以上(包括省部级)研发平台9个。公司一直以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制定和修订行业标准,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主持、参与制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并进行颁布实施的有共计37项,其中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17项;主持制定标准24项,参与制定标准13项。报告期内参与制定团体标准“炭素制品制造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该标准报告期内发布实施。报告期内主持制定行业标准“铝用预焙阳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参与修订国家标准“铝用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参与修订行业标准“铝电解用预焙阳极”。2021年,公司入选由中国质量协会最终认定的“全国质量标杆”企业。3.与客户合资的合作模式国内客户方面,我们通过采取与下游优质客户合资建厂模式,既在投资阶段解决市场问题,又增加了产业链粘性,通过提供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为核心客户提高综合效益,合作共赢,极大增强了核心客户的稳定性。国外客户方面,公司客户遍及全球主要的大型原铝生产企业,并保持长达十年以上的稳定合作关系,产品出口至欧美、中东、东南亚、大洋洲、非洲共十几个国家,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客户资源,出口量长期保持第一。未来公司拟将与下游客户合资合作的成熟模式,在国外优质客户中择机推广。4.综合成本优势一是最佳建厂位置选择:在投资前,公司根据原材料、客户、当地营商政策等各项因素选择最佳建厂位置,奠定成本优势的坚实基础,结合与下游合资合作客户签订的优先采购协议,形成独特的索通成本竞争优势;二是采购成本优势:公司2021年底运行产能达252万吨,年石油焦采购量达300万吨,采购端议价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三是资金成本优势:公司银行贷款利率更具有竞争性,同时通过资本市场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供选择。无论是在资金成本还是融资渠道选择,都将更具优势。四是单位成本优势:因公司采用与下游客户合资的方式,下游市场稳定,公司产能可以充分释放,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因此单位成本更具有竞争性。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1年度,公司预焙阳极自产产量206.87万吨,OEM产量0.61万吨;销售预焙阳极202.49万吨,其中出口销售64.31万吨,国内销售138.1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45,794.74万元,同比增长61.6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2,004.85万元,同比增长189.6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40元,同比增长137.29%。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在全球预焙阳极市场,大型的独立商用预焙阳极生产企业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国、荷兰、美国、委内瑞拉等地,其中比较知名的国外企业有荷兰的Aluchemie,委内瑞拉的Carbonorca和美国的LakeCharles,以上国外独立商用阳极生产企业建厂较早,受政治因素和成本因素制约,现阶段均已停产,需要从中国采购预焙阳极弥补缺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铝及预焙阳极生产国,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销往国外。自1999年第一批预焙阳极由索通发展(天津索通)销往海外到现在(来源于:国家发改委网站《铝用炭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预焙阳极出口国(数据来源:《预焙阳极市场分析》)。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企业有索通发展、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济南万方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020年我国出口预焙阳极达159.47万吨,2021年出口预焙阳极达191.47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预焙阳极出口国,已成为全球预焙阳极生产基地。未来一段时间,预焙阳极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如下趋势:1.伴随着原铝行业的新旧产能转换,预焙阳极行业将快速完成新旧产能转换和技术升级。作为现代铝电解工业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材料,随着铝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预焙阳极行业发展迅速。2017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原铝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整顿原铝违法违规产能,继而以设置产能上限方式严控新增产能,原铝项目建设只能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消费方面,随着原铝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需求继续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原铝消费国。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原铝产量达到3850.3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预计今后2-3年,供需状况将逐步改善,供需或呈现紧平衡或供应不足的格局。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解铝建成总产能4283.1万吨(数据来源:北京阿拉丁中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2.原铝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对预焙阳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国内外的铝工业都朝着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电解槽电流容量及电流密度以提高铝产量是各电解铝厂努力的方向。(1)电流容量的不断增大要求预焙阳极尺寸不断增大随着500kA、600kA大容量高效节能型电解槽在国内外市场的广泛推广应用,现有预焙阳极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越来越成为大容量电解槽发挥其技术性能的限制性环节。电解槽电流容量的增大要求预焙阳极的尺寸相应增大,这对于预焙阳极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首先,预焙阳极尺寸增大意味着单块产品的重量增加,因此要生产大尺寸预焙阳极,需要有成型能力相当的成型设备,小型成型机将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其次,随着预焙阳极尺寸的不断增大,保证预焙阳极内部的均质性以保证其在电解槽中的表现则越显重要,这对预焙阳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三,预焙阳极尺寸的增大对预焙阳极的焙烧工艺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电流密度的不断增大要求预焙阳极品质不断改善对于同样大小的电解槽来说,电流密度的增大意味着电流容量及原铝产量的增大。按照理论计算,电流密度每提高0.1A/cm2,每平方米预焙阳极每天产铝量可增加7.41kg,对于一个100万吨的原铝企业,电流密度从0.7A/cm2提高到0.9A/cm2和1.0A/cm2,原铝产量可分别增加约28万吨和43万吨。目前国内电解铝厂的电流密度一般在0.72~0.8A/cm2,而国外许多电解铝厂的电流密度都在0.9A/cm2以上,部分已经超过1.0A/cm2。由此可见,我国在提高电流密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流密度的提高意味着预焙阳极单位面积要承受更大的电流,这对预焙阳极的品质(特别是电阻率、空气反应性及CO2反应性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经营模式逐步向独立商用预焙阳极生产模式转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电解铝厂配套的预焙阳极厂产量仍占预焙阳极总产量的大部分。随着原铝行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集中度越来越高,老旧铝厂升级步伐加快,铝工业对预焙阳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原铝生产企业从规模化生产、资金利用效率、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专业化程度等多种因素考虑,倾向于采用外购的方式来解决预焙阳极的供给。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新建铝厂中未配套建有预焙阳极厂,或者自备不足;(2)因铝厂改扩建导致原自备预焙阳极厂产能不足或技术落后;(3)某些西方国家因为成本因素不得不关闭铝厂配套的预焙阳极厂。4.中国仍将是全球预焙阳极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中国预焙阳极的产量约占全球预焙阳极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独有的资源优势(中国拥有丰富的适合生产预焙阳极的炭素级石油焦)及产品价格优势,以及中国部分优秀预焙阳极生产企业已掌握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检测技术,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是全球预焙阳极的主要生产基地。5.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预焙阳极行业发展的重心预焙阳极是一种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石化和煤化工业的副产品作为原材料,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第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全部都能回收循环使用;第三,厂房建设时使用的耐火砖,乃至烟气净化过程产生的焦油都可回收;第四,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可实现节能减排,并节约生产成本。6.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高由于我国预焙阳极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市场集中度较低,大部分是装备及技术水平落后、缺乏环保设施的小规模预焙阳极生产企业。随着国内铝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对预焙阳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概念的推行,一些小规模的预焙阳极生产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实力和产能的不足以及原铝产能的重新布局,将被迫退出竞争或被兼并重组,从而使行业向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规模化预焙阳极生产企业集中,进一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此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规定,新建预焙阳极项目产能必须达到10万吨以上,2013年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铝行业规范条件》规定,禁止建设15万吨以下的独立铝用炭阳极项目,新投产的大型原铝项目招标建立的独立预焙阳极厂规模也相应扩大,因此国内规模化生产预焙阳极将成为主流,大型预焙阳极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会随着铝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提高。7.大型原铝生产企业与预焙阳极生产企业之间的联合将加深伴随着独立预焙阳极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预焙阳极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大型原铝生产企业出于稳定的供货渠道、质量保证、成本、效率考虑,会选择优秀的、实力强大的预焙阳极生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发展。而作为预焙阳极生产企业,也同样有这种需求。因此未来的预焙阳极生产企业与原铝生产企业之间将会是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会采用股权上相互参股的形式,来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二)公司发展战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公司将以“C+(carbon)战略:双驱两翼,低碳智造”为发展方向,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全球竞争力体系。“C+战略”:“C”是碳“Carbon”的首字母,也是中国“China”的首字母。公司将以风光储氢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供应为基础,聚焦“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等碳材料产业,通过低碳智造,打造中高端碳材料为主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贡献索通力量。做强做大当前的“双驱”:左驱动轮是指以“预焙阳极碳材料”,争取未来五年预焙阳极产能持续提升,总产能达到约500万吨。公司在现有山东、甘肃、云南、四川、重庆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在西北、西南、山东、海外四区域的战略布局,争取十四五期间平均每年实现60万吨预焙阳极产能投放,十四五末实现公司总产能达到约500万吨。右驱动轮是指“原材料石油焦”,发挥石油焦集中采购、全球采购的优势,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石油焦供应体系。石油焦作为是铝用碳素、锂电池负极等碳材料的重要原材料,在未来碳材料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目前预焙阳极产能是252万吨,年石油焦采购量达300万吨,未来公司预焙阳极产能达到500万吨时,年石油焦采购量超过550万吨。作为市场重要的采购方,公司将充分发挥集中采购、全球采购优势,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石油焦供应体系,为铝用碳素、锂电池负极等碳材料夯实成本和保障供应基础。加快培育未来的“两翼”:左翼是指基于左驱动轮预焙阳极碳材料的优势,以“铝产业链绿色减碳”为发展方向,由向下游客户提供“单一预焙阳极产品”向“多产品+服务”模式的“电解槽减碳节能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质升级,助力下游原铝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为进一步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部署各地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严禁出台电解铝行业优惠电价政策,进一步健全绿色价格机制,充分发挥电价杠杆作用,推动电解铝行业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优惠电价的取消、阶梯电价的实施,将对原铝行业产生巨大的减碳节能需求,不仅高端预焙阳极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相关技术储备、数据积累及研发实力优势,充分挖掘电解槽各部位减碳节能潜力,为原铝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作出索通贡献。右翼是指基于右驱动轮石油焦原材料的优势,以“绿电+新型碳材料”为发展方向,公司利用光伏、风能、氢能等绿色新能源为基石,打造以锂电池负极、特碳、碳陶、碳化硅等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平台。报告期内,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新能源成为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的环节,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推进重点。锂电池负极材料目前第一大成本是石墨化,第二大成本是石油焦,其中石墨化环节第一大成本是电力。因此,在双碳背景下,构建“绿电+新型碳材料”的发展模式,是公司培育未来第二成长曲线的战略方向。(三)经营计划2022年,公司将以精益生产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体系建设为关键,抓住公司战略发展机遇,一手抓生产管理,一手抓疫情防控,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公司的蓬勃发展固源筑基、添砖加瓦。围绕2022年经营总目标,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1.保持现有产能稳定生产,推动产销量持续提升,并以高标准推进新建项目。保持现有252万吨产能稳定生产,全年预焙阳极产量争取达到260万吨,全年预焙阳极销售量争取达到262万吨;加快在建、筹建产能进度,高质量完成索通云铝900kt/a炭材料项目(二期300kt/a)项目。2.深化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综合能力。基于上年度精益管理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与宝贵经验,公司在2022年将会继续深化精益管理的推进工作,继续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办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融合,具体包括库存管理、计划管理、流程改造或再造、成本管理、全面设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现场5S管理等,把精益管理贯穿到供、产、销全流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3.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数智信息化建设。2022年,公司会继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各生产组织的协同推进作用,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考核机制,充分实现内部技术与成果共享;以云服务技术为基础时,通过统一的平台底座、一体化手段、标准化流程,来加强公司的深度运营能力、智慧协同动力、数字工厂生产能力,构筑数智化内驱动力,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创新基础。4.疫情防控与安全环保工作紧抓常抓,做到系统化常态化管控。疫情防控工作已俨然常态化,2022年公司将把疫情防控工作与安全环保工作列入系统化常态管控当中,切实抓好相关工作的制度保障与措施保障,做好员工防疫、安全、环保的相关宣贯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防疫、环保、安全主体责任,为平稳生产提供保障。5.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与负极材料项目落地与建设。报告期内,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新能源相关产业将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将根据嘉峪关索通低碳产业园区推进情况,加快770兆瓦光伏项目、20万吨锂电池负极首期5万吨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四)可能面对的风险1.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受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周期影响,预焙阳极市场价格有一定波动,给预焙阳极企业的经营利润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给预焙阳极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随着行业周期性及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未来预焙阳极产品的市场价格仍可能出现波动,将会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油焦。石油焦是石油冶炼的副产品,其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石油焦市场价格受到全球及国内的经济环境、经济政策、市场的供需变化、上游原材料及下游产品的价格波动以及参与者的心态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呈现出波动。原料价格的变动与公司产品价格变动在时间上和幅度上存在一定差异,给公司的正常运行及风险控制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石油焦的价格在短期内发生大幅波动,将会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利润。3.汇率波动风险公司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预焙阳极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主要以美元、欧元等外币作为结算币种。由于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波动,导致公司汇兑损益的波动较大,对公司业绩的稳定性会带来不利影响。4.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由于行业特征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导致应收账款集中度相对较高。如果公司不能及时顺利地收回客户欠款,或者欠款客户发生重大不利风险,则会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5.安全环保风险。由于国家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公司环保压力日益增加,面临着安全、环保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可能发生因员工感染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风险。6.产能过剩风险公司通过与下游优质客户合资建厂模式绑定客户需求,实现规模效应,成功实现产能持续扩张,领先优势愈发牢固。合资建厂模式下,合作方每年对预焙阳极的需求量远大于合资工厂的设计产能,即合资工厂在锁定下游市场的同时,还能确保其满负荷运转。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下降,从而使公司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7.进入新领域相关风险公司2022年将涉足光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领域,投资建设相关生产项目。相关项目实施尚需取得相应指标及审批手续,能否实施及实施时间存在不确定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受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周期、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若下游需求未及预期,或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存在经济效益未及预期的风险。

今日铝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