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花映红亮丽人生——记中铝集团首批“中铝大工匠”王建伟

山西铝业 2019-03-01 17:00

山西中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焊培中心二班班长王建伟获得中铝集团首批“中铝大工匠”的消息一经公布,王建伟的“光辉形象”在铝城微信朋友圈瞬间刷屏。他是如何练就骄人本领?何以能够独占鳌头?他是如何担当作为?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建伟,探知他成长为“中铝大工匠”的艰辛历程。

挑战逆境  练就骄人本领

王建伟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98年,山西铝厂技工学校毕业的王建伟被分配到原山西铝厂检修分厂压容车间从事焊工工作。因为焊工又苦又累,很长时间里,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将焊接作为谋生手段。但2007年的一天,父亲突然病逝,家庭遭遇重大变故,让上有老下有小、刚刚30出头的王建伟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消磨时光,须尽快成长成熟。

image

“要学就要学成行家里手。”生活的困苦没有将王建伟打倒,而是为他注满了前进的动力。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把弄焊把,地上管子稍加打磨一下便拿来焊接,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练习所用的材料加起来是别人的数倍,这种看起来笨拙的“功夫”却让他的焊接技术突飞猛进。

氩弧焊外观要求高且有一定辐射,很多焊工觉得掌握了基础技术就行了,但王建伟却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无数次忍受着刺鼻气味,无数次被电弧光刺得直流泪,但他却依然将每条焊缝当成一部作品一样,细致处理、反复打磨。为了练习手腕的稳定性,找到最合适的支点,一个姿势反复练习七八天都不足为奇。

省煤器蛇形管的焊缝焊接要求非常高,每条焊缝都要接受超高压运行的考验,正是王建伟对焊接工作的那份执着,也让他有了小试牛刀的机会。经过严格筛选,王建伟顺利成为焊接骨干队伍中的一员,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他稳扎稳打,精心焊接,创造了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99.7%的好成绩。

“在工作中,铝管、不锈钢管等不同材质的焊接都要接触到,还有很多的焊接知识要学习。”他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焊接专业的书籍,在大家眼里,学习、钻研就是王建伟的代名词。十年时间里,他不但学会了多种焊接方法,同时还掌握了铆工、管工、电工、起重工等相关专业技能,成为检修和焊接方面的“全能”技术能手。十年时间里,原山西铝厂检修分厂经过改革改制,蜕变成能够对外承揽业务的山西中铝工业服务公司,也让王建伟的一身所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独占鳌头  打造“尖刀”班组

王建伟所在班组号称检修“尖刀”,所谓尖刀,就是急难险重当仁不让,为企业发展冲锋陷阵。一直以来,蒸发器检修时间长、劳动量大,传统立式检修工期无法保障,面对这一难题,在前期大量实际研究考察的基础上,“立改卧”的首次尝试,车间交给了王建伟所在的“尖刀”班组。

image

蒸发器主要用于回收生产流程母液,高数十米且内部管线密集,由于高温高碱等作用,管道跑冒滴漏现象频发。要对千余根管线整体更换,立式改卧式成为提速的关键。为确保大修工期,作为“尖刀”班组的领头羊,干完一天活后,王建伟晚上接着查资料、研究方案、反复论证,有时连睡觉做梦都是白天干活中遇到的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试验,王建伟与班组员工一道,终于研究出“子弹头牵引管”,如同穿针引线一样,将12米钢管平行穿入孔眼密布的隔板内,每天近200根的穿引纪录刷新着检修人员的认知。“别看只是方向的改变,但对检修作业可谓是极大解放。”王建伟介绍道。

1050根、12米长的钢管顺利穿入蒸发器内部,接下来就是2000多个管口与管板之间的密封与紧固。由于没有卧式胀接机,王建伟和班组里的唯一一名管工,找来报废的立式胀管机反复改造,从改变设备的角度,到每一个齿轮的安装与调换,一次次地计算、一次次地拆卸,最终成功将立式胀管机改为卧式,攻克了卧式检修法的核心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检修技术的不断完善与优化,敢想敢干的王建伟甚至将蒸发器大型检修变成了“备品备件”的简单更换,检修工期由原来的两个多月缩短到现在的半个月。该项技术成为了山西中铝工服公司开拓检修市场的“金刚钻”,而在承担压煮器、蒸发器等高压容器急难险重任务中一次次完美的表现,也让“尖刀班”底气越来越足,人气越来越旺,成为其他班组对标学习的榜样。

踏实担当  填补“行业”空白

精湛的焊工技术和敢想敢干的工作作风,使王建伟在焊接方面的名气越叫越响。2007年至今,他先后代表企业参加山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全国工程建设系统技能大赛,出色的焊接技艺带给他无尚荣耀。因为工作表现突出,王建伟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最高殊荣。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为焊接领域行家里手”的誓言一直鞭策着王建伟。在完成日常检修工作的同时,他积极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也一次次地帮助生产扫除了故障。

image

法国生产的“宽通道板式换热器”因长期运行,换热器内部出现不同程度磨损,不锈钢的特殊材质以及超薄的换热板片让检修人员发了愁,生产方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王建伟。20多天时间里,王建伟每天对着拆卸回来、薄如纸片的换热板片,反复调整电流和焊接工艺,最终,用普通焊机完成了机器才能完成的焊接工艺,成功攻克了1.2毫米不锈钢板片连续焊接的技术难题,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该项技术检修国产化。

对于像王建伟这样永不言弃的人来说,这样的技术突破并不是个例。在进口铝合金油冷器检修中,王建伟成功突破焊接瓶颈,实现进口油冷器国产化检修,填补了国内有色金属行业技术空白;他发明创造的“脱硅槽管排调运组对支架”“蒸发器大修工艺改进”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由他设计制作的“冷凝水罐焊接翻转支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焊接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花独放不是春。培养热爱焊接技术的后备力量是王建伟最大心愿。从2012年开始,王建伟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对青工集中培训,将自己的一身本事倾囊相授,许多周边地市年轻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2018年,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揭牌,被命名为中铝集团首批员工创新工作室。一批又一批优秀焊工跟随着他的步履茁壮成长,截至目前,经王建伟教授培训的焊接人员达400余人次,有的已经成长为生产骨干,有的凭借焊接本领在大城市有了立足之地,还有的在全国性比武中取得骄人战绩。

银色弧光点燃无悔青春。二十余年来,王建伟始终扎根一线,一心扑在生产设备抢检修现场,无数次面对高温炙烤,无数次地摸爬滚打,无数次地弓腰弯背,飞舞的焊花映红了他的亮丽人生。

文/图:杨红/丁庆江

今日铝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铝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code/application/modules/News/views/mobile/collection/detail.html on line 36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