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颗种子落下,汲取养分、奋力生长,无论它是小草亦或是大树,总会为大地染上一点绿色的生机;当千千万万颗种子落下的时候,那点点绿色,终会让祖国的万里大地尽染青绿。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两山”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矿冶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有色行业环保领域“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深度参与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国家战略任务,积极助力有色行业企业走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挖掘金山银山“价值”,让金山银山永葆绿水青山,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进程中书写了一幅绿美神州、装点华夏的“矿冶答卷”。
服务国家战略
做矿冶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
矿冶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矿冶领域环保专业优势,积极融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在推动矿冶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中贡献矿冶智慧。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联合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成立三门峡市驻点科技帮扶团队,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城市驻点科技帮扶”项目研究,因地制宜提出以三门峡市大宗工业固废利用处置、加强尾矿库环境风险管控、污染水体消劣稳定达标、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为重点的实施方案,在支撑流域水质改善、服务地方管理决策、支撑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完善地方科技需求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开展长江经济带督导帮扶,助推尾矿库污染防治。近年来,为落实长江流域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要求,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开展了尾矿库环境基础信息核实增补、尾矿库分级分类政策研究制定、尾矿库调研等工作。矿冶集团积极响应有关工作部署,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先后到湖南、贵州、云南、安徽、广西等地方尾矿库开展督导帮扶,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难点任务,以专业视角、翔实数据、丰富案例为地方政府和需求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管经验。矿冶集团连续4年收到生态环境部发来的感谢信,感谢专家团队在重金属污染减排核算、尾矿库环境基础信息核实增补、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尾矿库分级分类政策研究制定等工作中的贡献,显著提高了矿冶集团在环保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矿冶集团收到生态环境部发来的感谢函。
守牢汉江流域生态安全,护佑“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矿冶集团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组成核心技术攻关团队,连续3年承担陕西省白河县矿区污染源特征调查、东坝河片区污染源环境影响评估和实施方案专题工作。白河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涵养区,位于汉江出陕断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更高。为全面摸清白河县硫铁矿区域污染源底数,攻关团队连续驻场工作4个月,深入矿区调查废渣淋溶水和矿井涌水等水质及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等状况,科学诊断白河县废弃硫铁矿区环境问题及影响程度,分析污染成因、制订治理标准、提出治理办法,完成西坝河片区涧槽沟废弃矿点典型废弃矿渣(矿硐)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为白河县申请到中央生态环境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6700余万元,以坚实的技术支撑助力白河县硫铁矿区系统治理。
白河县矿区污染源调查工作团队。
勇当急难险重任务应急先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急难险重任务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主战场”,助力国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矿冶集团项目团队在贵州松桃苗族县持续开展渣库治理技术攻关时,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组织专家咨询会30余次,配套地质雷达超前预报、超前钻探、安全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牵头解决现场试验技术难题50余项,最终确定“区域清污分流、局部多点位深孔导流、不同尺度工程精确耦合”的治理技术,破解了渣库污染治理难题,极大地减轻或消除锰渣库对松桃河的污染,有效地保障了河流生态环境,对国内同类项目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有关领导到项目现场调研,听取矿冶集团对锰渣库原污染状况、前期区域调查情况、工程治理思路、工程目标、治理效果以及目前工程进展情况等多方面汇报,对工程采用“清污分流”治理思路表示认可,对项目已取得的治理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此外,矿冶集团项目团队还参与了甘肃成州锌冶炼厂铊污染、河南卢氏县五里川流域锑污染、广西南丹县刁江铊污染、陕西商洛锑污染等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为企业提供应急整改方案、环境影响评估、工程综合治理、环保应急验收等技术服务,协助地方政府及时控制地表水体污染,为助力国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矿冶力量。
生态环境部部长到项目现场指导工作。
践行央企担当
做全球生态治理的参与者
矿冶集团积极服务国家科技外交,深入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矿冶环保领域“国家队”作用,结合沿线国家实际需求,提升环保服务质效,为沿线国家加快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促进可持续绿色发展贡献矿冶力量,彰显了矿冶集团促进矿产资源综合绿色开发利用的央企担当。
建言献策提供技术支持。组成专家团队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现场调研,对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矿山环保设施设计符合性、环保手续合规性、污染隐患情况、主要环保风险等进行现场排查,分析造成风险隐患的主要原因,研判环保投入及应急管理水平是否满足矿山安全发展需求,提出矿山在风险管控、隐患整改及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为中央企业境外矿山安全生产与环境治理建言献策。
因地制宜促进协调发展。开展塞尔维亚紫金波尔铜业有限公司的酸性水处理工程设计,实现污水处理站外排废水中的铜、铁、铝、锌、酸等污染物稳定达标,每年减排铜2336吨、铁6205吨、锌124.1吨,回收硫化干渣2679吨,为企业每年增加效益约370万美元,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水环境,在维护当地政府和提高境外企业社会形象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奔赴”。
强化担当助力海洋生态建设。参与执行南海科考任务,为国家海洋开发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乘坐“向阳红号”科考船,奔赴中国南海海域参与科研工作,开展“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估试验”。为提高作业效率,9名科考队员分成3组,昼夜轮班连番作业近1个月,白天克服炎炎烈日,夜晚战胜不断冲击甲板的风浪,披星戴月,与海为伍,圆满完成了采矿后的深海海洋、浅海海洋及生物环境样品采集工作,开展了62个站位的现场环境实时监测,获得海底采矿环境影响数据2000余组,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矿冶力量。
履行社会责任
做有色行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矿冶集团充分发挥有色行业环保领域排头兵作用,积极融入有色行业、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有色行业、企业的重金属污染、酸碱污染以及典型废弃地生态修复科学方面的重大关键性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多样化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实践工作,不断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在谱写建设绿水青山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品,不断提升“环保管家”品牌形象。
团队成员赴广西14个市开展涉镉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工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受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委托,矿冶集团承担了“广西涉镉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项目”,负责广西南宁、百色、防城港等14个市的调查工作,聚焦重有色金属矿区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集中区,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现场踏勘等方式,采用固废重金属污染特性分析与物探、钻探等手段相结合,全面排查矿区历史遗留废物,精准甄别污染源信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助力广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问需企业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以污染源现状为基础,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底线,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矿冶集团承担数十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留下一段又一段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的美丽故事。在受污染耕地调查与治理项目中,为矿区土地利用提出“农艺调控+替代种植+原位钝化”的可行方案,科学处置了矿区周边受污染耕地;在老窿硐治理工程中,精准查找污染风险,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矿区生活垃圾堆放点综合整治工程中,让“杂乱差”垃圾堆摇身一变成为小公园,实现“修复一块废弃地,打造一处生态景观”目标,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酸性废石场生态治理工程项目中,基于“以废治废”的环保理念,研发了以矿山固废作为植被生长介质的改良方法,突破源头污染防控难、无土植被恢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系统性不强等技术问题,实现污染“源头控制”与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为同行业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聚力科技创新
做有色企业绿色发展的助推者
矿冶集团始终秉承“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打造一流科技企业”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研发国家政策倡导、行业急需的关键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将自身创新优势转化为促进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拓宽产业链,持续提升价值链,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
科技引领,助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思路,勇于创新,为矿山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秉承“源头管控—过程阻断—末端修复”的污染管控理念,研发的“有色矿冶固体废物堆场污染阻隔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荣获2023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德兴铜矿生活垃圾堆放点综合整治工程。
针对运行中的酸性水库水平防渗实施难的技术瓶颈,依托德兴铜矿酸性水库防渗治理工程,创新提出利用化学灌浆方式实施垂直防渗的工艺技术,强化酸性水的风险管控,为科学合理应对行业酸性水库防渗措施提供了新思路,为企业节省近10亿元投资,被列入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正面典型案例。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区酸化废石堆场复合污染扩散阻隔技术,在德兴铜矿建成国内第一个固废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协同为主题的示范园,建设面积约45万平方米。针对寒旱区气候特征及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极度缺乏的限制性因素,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研发出基于区域固体废弃物用于生态修复的纤维基质材料,为解决区域性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新的模式,完成8.3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探索工程施工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施工工艺,集成出一整套安全、经济、快捷、高效的煤矸石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科技创新赋能矿山企业“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树立了“守护绿水青山主阵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矿山企业标杆,为解决新时代下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创新模式。
德兴铜矿生态修复创新示范园。
厚积薄发,新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经过多年研发和技术积累,成功研发出KYE001型除铅镉、KYE002型除铊汞、KYE003型除砷锑钼等3种纳米吸附剂二代产品,申请3项国际发明专利。与同类重金属吸附剂相比,该产品选择性更好,吸附容量提高15%以上,再生率提高10%以上,使用寿命提高30%以上,广泛适用于含砷、镉、铅、铊、锑等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处理,处理后重金属浓度能够稳定达到相关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先后在车河选矿厂选矿废水深度处理、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含铊废水处理、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含铊废水处理和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含铊废水处理等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国内污染饮用水体修复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基于纳米吸附剂产品的性能优势,成功研发出无动力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实现在无动力条件下,处理出水能够长期稳定达标。该系统在成县二郎黄金开发有限公司尾矿库淋溶水治理中进行成功应用,处理后废水中砷浓度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限值,实现超低排放,有效地解决了国内废弃矿山重金属废水难以治理的技术难题。
守正创新,自主研发取得新进展。秉承老一辈矿冶人的理念与精神,矿冶集团成功自主研发了矿山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体系,承担以矿区酸化废石堆场、工业固废堆场、典型有色金属选冶渣场、煤炭集成固体废物污染场地、有色洗选矿影响区、尾矿库无组织扬尘区等典型矿区污染场地为对象的国家级、省部级研发项目,逐渐将团队技术研发方向推向多元化、精品化,精诚服务国内诸多大型矿山企业;承担完成的各类矿区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打造了一道又一道亮丽风景,为矿区百姓和矿山企业送去一片诚心、一份安心、一丝温馨,用专业与专心书写美丽的矿冶环保故事。
与时俱进,“双碳”领域签订新项目。承担矿冶集团、中国有色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3家央企《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成立6个调查组赴30多个地区开展现场调研,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签订首个“双碳”咨询项目,通过核算中金岭南两厂两矿产品碳足迹,提出优化碳排放行为建议,为有色企业策划节能降碳路径提供重要依据。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作出部署,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度、更广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矿冶集团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如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提高政治站位,立足科技央企属性,充分发挥矿冶集团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优势,持续强化有色环保领域“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助推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有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标实现,助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书写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矿冶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