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达期货沪铜周报

盛达期货 2018-03-26 12:04

  核心观点:

  去年11月份以来国内铜精矿TC费用的持续回落已经接近冶炼成本线,削弱了冶炼厂的采购积极性;今年前两个月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增长8%,加上今年冶炼厂大型检修计划较少以及国内冶炼产能的扩张,上半年精炼铜产量或将继续增长;虽然进口亏损明显收窄但是国内产量的增减或将抑制精炼铜进口;美国的贸易保护和国内加息使得宏观环境不容乐观,加上基建的下滑和产业链面临的去库存压力使得消费增速或将明显放缓,国内精铜库存的继续回升也显示短期消费恢复缓慢,铜价或将继续偏弱表现。

  策略提示:

  观望为主。

  一、行情回顾

  绝对价格方面,本周沪铜连三合约继续回落走低,周结算价报于50410元/吨,周环比下跌1780元/吨,跌3.4%;现货铜跟随下跌,报于49820元/吨,周环比下跌1550元/吨,跌3.0%;内盘基差贴水有所收窄,最终报-175元/吨,上涨95元/吨;伦铜基差(MCU0-3)周环比下跌18.5美元/吨至-42.3美元/吨。

  价差方面,沪铜跨期年化价差比率小幅回落,伦铜跨期年化价差比率区间震荡;而经过汇率调整后的沪伦铜比价(SCF/MCU)略有回落,报1.2016。

  1、 铜期现货价格

  2、 内外盘基差

  3、 跨期年化价差比率

  4、跨市比价

  二、供给情况

  1、铜精矿

  国际方面: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公司旗下位于智利的Los Pelambres矿工人已经选择延长政府调停期,以便达成新的劳资合同协议。Los Pelambres矿去年产铜356,300吨。赞比亚矿业部长表示,将赞比亚2017年铜产量从78.7万吨修正至80万吨。波兰铜矿公司KGHM将Sierra Gorda矿山的铜矿日产量将在目前水平的基础上增加18%。哈萨克斯坦今年1-2月精炼铜产量较上年同期跳升7.5%;国内方面:本周进口铜精矿市场成交僵滞,TC保持平稳,本周五SMM干净矿现货TC报70-77美元/吨,较上周持平。令市场关注的CSPT二季度地板价会议即将召开,冶炼厂补库动作放缓,静待组内达成一致。此外,近期沪伦比值走低,现货TC压至75美元/吨附近,接近冶炼成本线,炼厂采购意愿较弱,供需双方略显僵持。若后续现货TC持续压低,恐将削弱冶炼厂的采购积极性,关注二季度地板价的结果以及冶炼厂的项目投产进展。粗铜加工费的近期上涨令市场颇感惊讶,但是从供需角度来讲,其上涨恐为短期现象,长时间维持较难。

  本周国产铜精矿作价系数继续平稳,目前20%的铜精矿到厂系数在84-85.5%左右,25%的铜精矿到厂作价系数在86.5%-88%左右。

  2、废杂铜

  据SMM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于废铜的需求近50%来自于进口废铜,其中52%左右来自于“七类”废铜。中国对进口固体废物开始推行严格的政策将令废铜进口减少,尤其是来自于“七类”废铜。减少的废铜进口难以靠国产废铜来弥补,废铜市场供给逐显紧张预期。目前,废铜成本优势已下降,导致原料收紧预期增加,精废铜价差回落将提升电解铜消费。据SMM了解,2017年四季度开始企业已经开始将部分“七类”废料转换成“六类”再进口到中国,进口实物吨的大幅下滑背后金属含量在提高。本周1#光亮铜(广东清远)周平均价环比下跌580元/吨,报44740元/吨,周度平均精废价差比平均合理价差低1155元/吨,较上周回落272元/吨,废铜消费劣势的扩大或将使得对精铜消费的替代作用明显减弱。


  3、国产精练铜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精炼铜产量148万吨,同比增加8%。另外据SMM调研,2018年冶炼厂大型检修计划少,加上国内冶炼产能持续扩张,SMM预计今年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45万吨,增速为5.6%。不过随着粗炼新扩建投放对矿需求逐步增加,矿供给紧张预期下半年增强。

  4、精炼铜进出口

  据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35.2万吨,1-2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79万吨,增加9.8%。本周电解铜现货年化进口收益率周环比回升2.78个百分点至-0.72%,期间曾出现进口盈利窗口打开的情况,不过在国内精铜产量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或将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增长。

  三、需求

  本周三美联储宣布加息,美元下挫。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高达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是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对中国开出的最大一笔贸易“罚单”,也标志贸易战的正式打响!商品市场遭遇全面抛售,基本金属周跌2.02%。而央行上涨公开市场利率5个基点,作为对美加息的回应。我国商务部亦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国内铜消费在未来三年或将进入平缓低速增长区间,主因基建下滑驱动工业品需求下滑及库存周期面临逆转。一方面,基建需求是过去几年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增量来源,也是工业品需求的最大驱动。财政大方向已经转为收缩,基建将会明显下滑。另一方面,2017年3季度以来,工业各链条,从下游到上游普遍出现主动补库,各环节的库存水平已经达到历史高位。库存周期难以继续上升,面临逆转。

  下游方面,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锂电池厂关闭,锂电铜箔消费有所下滑,仅一些大型优质锂电铜箔企业因下游客户稳定,加工费能维持平稳。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退坡,随之成本压力也将上移至锂电池企业,若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锂电池企业将面临很大压力。据SMM调研发现,年后归来,铜箔市场消费仍然较淡,而往年三四月份消费已慢慢复苏。

  四、库存和注销仓单比率

  截止到3月23日,全球交易所精铜总库存周环比增加0.69万吨至85.68万吨。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铜库存减少0.2万吨至23.16万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增加1.04万吨至30.74万吨,注销仓单比率增加3.44个百分点至55.58%;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减少0.15万吨至31.78万吨,注销仓单比率增加1.3个百分点至14.2%。上期所库存继续回升显示下游消费恢复缓慢。

  五、CFTC持仓


  截止到3月13日,随着铜价的继续回落,CFTC伦铜非商业净持仓占比为14%,周环比回落2个百分点,显示资金离场迹象明显。

  六、国内精炼铜供需平衡表

   通过对最新的数据进行整理发现,由于新扩建产能投放提升产量和炼厂检修较少影响,3月份精炼铜产量或将继续回升;虽然进口亏损明显收窄但是国内产量的增减或将抑制精炼铜进口;美国的贸易保护和国内的加息使得宏观环境不容乐观,加上基建的下滑和产业链面临的去库存压力使得消费增速或将明显放缓,铜价或将继续震荡偏弱。

  七、总结

  去年11月份以来国内铜精矿TC费用的持续回落已经接近冶炼成本线,削弱了冶炼厂的采购积极性;今年前两个月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增长8%,加上今年冶炼厂大型检修计划较少以及国内冶炼产能的扩张,上半年精炼铜产量或将继续增长;虽然进口亏损明显收窄但是国内产量的增减或将抑制精炼铜进口;美国的贸易保护和国内加息使得宏观环境不容乐观,加上基建的下滑和产业链面临的去库存压力使得消费增速或将明显放缓,国内精铜库存的继续回升也显示消费恢复缓慢,铜价或将继续偏弱表现。

今日铜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铜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搜索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