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11月14日)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0月部分经济数据出现回落,夜盘文华商品指数出现较大跌幅,其中沪铜指数日收盘下跌2.26%。中短期来看,中国10月经济数据回落,势必引发市场担忧。国内精铜供应充足,库存上升,同时进口下滑,叠加10月中国需求数据亮点不足,沪铜承压严重,但考虑到技术指标上的支撑以及资金炒作影响,短期关注01合约在52500的支撑。
全球供应略偏紧,中国供应仍充足
今年以来,受铜矿企业罢工影响,对供应端偏紧的炒作此起彼伏。根据世界统计局(WBMS)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8个月,全球铜市供应短缺3.2万吨。ICSG的月报也显示,2017年7月全球精铜供应短缺3.5万吨。在10月30日至11月3日LME年会周上,多家矿商称2018年铜精矿将会短缺。然而,据上海金网资讯,中国大型炼铜业者14日召开一场临时会议,重申2018年铜精矿供应不会短缺的立场。2017年前10个月我国精炼铜产量不减反增,10月中国精铜产量为78.1万,同比增加6.3%,环比增加0.9%,国内精铜供应相对充裕,没有明显偏紧迹象。
下游需求相对稳定,亮点不足
铜最大的下游消费是电线电缆,占据铜消费的50%左右。2017年10月中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连续第四个月下滑,但鉴于去年基数较高,今年的电网投资相对稳定。铜的第二大消费去向是空调,今年前10个月的空调产量相比前几年同期水平有大幅攀升,但10月同比增速下滑较大,而且空调生产处于相对淡季,料对铜价支撑有限。汽车也是铜重要的消费下游,10月汽车产量为260万辆,同比增加0.6%,增速下滑。房地产方面,2016年4月,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拐点,受到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供给与需求均受到抑制,今年10月房地产数据继续回落。总体来看,10月需求数据较为平稳,亮点不足。
进口数据不及预期,略利空铜价
从进口情况来看,2017年5-8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连续四个月持平于39万吨,9月的进口量有所突破,达到43万吨。尽管进口呈现盈利状态,10月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出现大幅回落,环比下降23.3%至33万吨,创4月以来最低。进口的回落,一方面是受十一假期的影,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国内供应相对充裕,下游备货不太积极。
库存外降而内增,现货转为贴水状态
上周伦铜库存减少了12450吨(或4.79%),降幅较大。而SHFE铜期货库存增加9196吨,增加较多。铜库存有向内转移的迹象,或拖累沪铜期价。基差变动情况来看,9月中旬基差开始由负转正,但前两周开始现货由升水状态又转为贴水状态,或对期价形成拖累。
10月中国经济数据回落,引发市场担忧
2017年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比9月回落0.4个百分点;2017年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781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降幅较大。分类指标来看,新订单指数为52.9%,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增幅有所收窄,暗示了下游需求偏弱。多项经济数据出现回落,势必引发市场对中国未来需求的担忧,利空铜价。
国际宏观环境来看,美元指数处于弱势周期,近期对于税改计划推迟的炒作,以及“通俄门”事件的持续发酵,美元指数承压下行,短期内支撑铜价。一般意义上讲,原油作为商品之王,其价格大幅走升,会带动大宗商品整体上行。近日,际原油价格重拾升势,料会对铜价形成支撑。
综上所述,基本面上关于铜矿供应是否偏紧市场仍存争议,中国精铜供应较为充足。10月中国需求数据较为平稳,缺乏亮点。现货的贴水状态,或拖累期价。中国10月经济数据回落,引发市场对后期铜需求的担忧。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重拾涨势,对铜价形成支撑。短期内,基本面缺乏明显的利多因素支撑,沪铜或延续回调,考虑到下方支撑及资金的炒作影响,暂且关注01合约在52500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