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集团德兴铜矿三年创新倍增发展纪实

中国有色金属报 2022-01-13 15:34

近三年发展效益实现翻番,利润增长104%;世界一流技经指标从7项增至10项,荣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授权专利73项,主持制修订行业标准3项;两个“三年行动”进度超过预期;生态复垦技术国际领先,荣获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美丽中国 绿色德铜”名片更加亮眼……江铜集团德兴铜矿矿区到处是活跃的创造。

从历史罕见疫情、百年少见汛情,到资源“量质双降”,环保、生产、成本、设备全流程重压接踵而至。冲击与挑战之下,德铜坚定以江铜战略为使命,直面时代之问、发展之责、局面之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身而进向着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质量效益新空间,为江铜集团实现既定战略目标提供了可靠支撑。

升维进击

决战13万吨高地

历史性的抉择,意味着历史性的担当。

2019年,江铜“三年创新倍增”号角吹响之时,正值德铜13万吨稳产的第9个年头。由于朱砂红项目滞后,远未形成与铜厂、富家坞并驾齐驱之势,供矿趋紧、整体成本刚性上升等压力叠加效应骤增。

地球之眼,越加深邃。或许跨越时空,现场的冲击更加震撼——短短3年间,铜厂中心孤岛下探5个台阶共计75米。由此,电动轮周转量增加3000万吨公里,柴油消耗量增加3500多吨。2021年,两个采区电动轮周转量达4.3亿吨公里。

“必须升维思考,立足又不拘泥于现有条件,从内涵与品质上作深文章,打破旧平衡,拓展新路径,加速新突破。”矿长吴启明认为,紧握主干矿山基本盘,必须棋高一着,寻求多重困境下的突围之道,深度挖掘和有效发挥以系统性优化为牵引的质量效益,延长服务年限。

一场名为“1860”的项目攻坚战迅速打响:富家坞每日出矿量从4.5万吨提升到5.4万吨,下调铜厂供矿量,优化两个采区配矿,达到量与质的最科学配比。这是德铜实现13万吨/日综合产能以来,实施最大的逆向调节,“1860”的实现,直接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近3个月。

源于对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极致渴求,德铜对低品位矿石利用的极限一降再降,把惯常当作废石处理的0.15%低品位矿石纳入生产流程,利用量从2018年的1156万吨攀升至2021年的1730万吨,增幅50%。近三年来,累计利用量达4894万吨,按现有出矿量计算,相当于延长服务年限1.1年。

在资源开发上无限接近“无人区”的系列硬核举措,让德铜在内涵式增加矿产资源上收获颇丰。

针对上游生产组织调整,以及矿石硬度加大、选矿难度增加等挑战,德铜全工序员工早已做好了“结硬寨,打硬仗”的准备:以党员、先进为代表的突击队冲锋在前、穿插作战,向全流程工序质量要效益,各个层面对标创标不断“攻山头、炸碉堡”,“爆破大块率创近三年最优”“碎矿产品粒度连续突破历史”“选钼综合回收率创历史最优”“铜精矿水分创近五年最低”。从主流程单位到辅助单位,从生产、操作到维护,从过程指标到结果指标,都秉持着创历史最优的态度和韧劲,向前进击,捷报频传。

创新赋能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3月,德铜《重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新技术的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报道称,此项技术国际领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生态修复之路。

德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跨界做功成为“顶流”的可能性。秉持敢于捅破天、甘坐冷板凳的理念,德铜历经三代人长跑,从原理创新破题,通过上万次试验,实现了颠覆性突破。截至目前,德铜复垦面积达500多公顷,相当于700多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占可复垦面积的85%以上。

3年间,德铜向实现环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势发力,不仅做到了中央、省和江铜下达的环保整治任务效果“走在前列”,更是朝着树立行业绿色发展新标杆的目标奋起超越。从主动淘汰旧技术,果断上马新工艺,大胆探索战略性技术储备,到率先实施信息化管理和评价体系,开创矿山修复和酸性水库防渗治理新模式,积极推进“双碳”重大战略行动。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越做越透,矿山公园、天鹅湖已然成为民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此外,以三代人奉献生态文明建设为原型的文艺作品,荣获生态环境部2020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宏大时代课题中,德铜始终把创新贯穿于战略布局之中,聚焦领航、聚焦转化、聚焦未来,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3年间,德铜累计有37项科研项目通过评审,投入经费4000余万元。一批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相继面世:成功实现世界首台超大型680m3浮选机的研发应用,选铜回收率同比提高0.96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国产大型化浮选机领先地位;成功研制“两段三产品”新型旋流器,并在5号库转化应用,再次开创尾矿库堆坝新技术的先河;《调整铜精矿品位,提高选钼回收率》项目,引领选矿工艺结构性变革,在国际上起到示范效应。

期间,一系列高质量成果不断“变现”为现实生产力。《氧化铝研磨球取代金属球的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成果,已在尾矿立磨机进行扩大化应用,纳米瓷球磨耗和电耗对比金属球下降幅度显著;《优化选矿工艺流程,提高选钼回收率》项目成果转化后,选钼回收率从38%直线跃升至65%。3年间,累计5项成果转化落地,产生经济效益900多万元。

在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智能矿山建设领域,德铜先行先试,编制了《智能矿山建设规划》,大力引进了边坡雷达监测、无人机遥感测绘、半自磨巡检系统、浮选专家系统、智能电网改造等一批技术,研究推进了电动轮和电机车无人驾驶等一批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3年的探索与实践,让德铜深切体会到创新引擎的强烈“推背感”,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体系和流程变革所带来的力量。期间,德铜构建起以技术委员会为决策层、科技质量部为管理执行层、七大创新载体为平台、各单位为主体、全员广泛参与的大科创管理体系。首创《科研管理体系实施办法》,对成果进行科学评判,及时反馈激励,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也为江铜提供了“德铜方案”。

实行“项目+人才”“战斗小分队”“派发微创红包”,共创共享的氛围,激荡起“草根创新”的活力。2020年,依托黄发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作用,采矿场铲装工段横跨电气、机械、电焊工种的6个课题,增效上百万元,个人最高获得江铜“双创”奖励3万余元。

变革重塑

提升战略作战效能

一年360天以上不间断的生产组织,德铜各条战线犹如多兵种作战的军团,拥有大开大合的气质,却从未停止过对臻于至善的追求。一切以打胜仗为目标,“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的变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在采矿场,电铲、电动轮和推土机的生产组织,一直存在30分钟的衔接“空档期”。“自从实行热交班,单台电铲一天可多作业30分钟,四台电铲一年就可增产200多万吨,实现了增产降耗一举两得。”德铜采矿场副场长何振算了一笔账,目前,这一协同模式已进行推广,每年可增产400多万吨。

哪里有质量效益空间,就从哪里深层切入。2020年,德铜完成“增效拓展和大协同”项目11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2021年,31个项目紧锣密鼓开展,数量同比增长了158%。

党群部门围绕中心、主动融入,实施多经品牌赋能行动、降低采矿设备备件成本、加大废旧物资回收等项目,聚焦更准、协同更广、力度更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同作战体系高效运行。

在红利消失殆尽的设备管理领域,一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攻坚行动全面铺开,加大异常故障分析、完善维修大数据、推行标准化精细化检修。让一台台高负荷运行设备“满血复活”,电铲和电动轮可开动率、球磨机运转率等连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海量数据交织的财务管理领域,数字化挖潜增效早已形成共识。得益于全面预算管理平台上采购、生产、财务等数据的融通,弹性预算成本管理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腿,决策更科学,效率成倍增”。

在市场化改革鏖战正酣的多经企业领域,3年间,整体利润激增346%,7英尺圆锥衬板、陶瓷管、水性油漆等新品频出。实业公司既实现业绩“逆生长”,更以“江铜速度”有力支持全省疫情防控和发展稳定大局。建设公司获得两个上亿元的单项订单,即将成为江铜首家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单位。身更强、体更健的同时机制更活,铸造公司营销员周国梁依靠斩获巨龙矿业近千万元的半自磨衬板订单,获得超万元业绩奖励。

在以奋斗者为本的员工职位体系建设领域,绩效管理方式差异大、工种类别多等难题被逐一攻克,用短短3个月时间建成了全员大排名体系。率先在江铜将排名结果运用到员工调配、岗位竞聘、党员评价等领域,首批21名优秀员工调配至新岗位。全矿绩效分配差距提升20%,高级技师增加49%,职称申报人数增加33%。比业务、提技能、创一流氛围更加浓厚。

在素有“试验田、丰产区”之称的党建创新领域,率先在江铜实行党建“双首席”聘任制、党支部大排名、党务人才培训、中层干部人才试点,高质量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四个一批”、企业文化建设……基础持续夯实,梯队逐步形成,结构得到优化,素质更加过硬,涌现出38个省级以上先进组织,7个省级以上先进个人。

“任何时候都要打胜仗,全力支撑江铜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我们坚如磐石的信念。要永葆情怀、勇于担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安全绿色高效的智能矿山,继续在江铜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中作示范、勇争先。”德兴铜矿党委书记李建国这样说。

历经60余年风雨搏击的德铜深信,不断增强战略定力、思想活力、行动合力,越是艰难越往前,一切风险挑战都会被踩在脚下。事业催人,“廉颇未老”,德铜将以奔跑的姿态,向着江铜描绘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行,携手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省的江铜篇章。

今日铜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铜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