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鹰潭市贯彻落实江西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和“六大突破、三大提升”思路举措,按照市委“三大四聚”发展路径和“六强四动一保障”工作思路,紧扣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大力发展以铜、物联网两大支柱产业和医药食品、眼镜、雕刻三大特色产业为内容的“2+3”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铜产业发展持续领跑
工业总量持续攀升。2018年,鹰潭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8.7%,列四小市第1位,主营业务收入3567亿元,总量列全省第3位。
目前,鹰潭市共有铜工业企业145家,电解铜产能突破130万吨、铜材加工产能400多万吨。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铜企业14家,总数达106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285亿元,利润总额61.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的76.4%、92.1%和70%;电解铜产量109万吨,铜材产量218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和13%,全省的80.2%和81.1%。鹰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冶炼、铜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铜消费区。
推动铜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鹰潭历届党政班子矢志不移地将铜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尤其是去年实行强攻工业行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利用3年时间,举全市之力,力争实现工业“四倍增、三提升”的总体目标,强化区域聚焦、产业聚焦、资源聚焦、政策聚焦,高起点编制《世界铜都发展规划》,出台《鹰潭工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18-2021年)》《关于进一步做精铜产业加速打造世界铜都的意见》,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坚持“五个一”调度机制,推动了工作扎实有效落实。
深化地企合作,全力服务江铜
一是确定了合作目标。2017年12月,鹰潭市与江铜集团签署全面深化地企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共同推进“五大工程”(贵冶智能工厂改造、贵冶周边环境整治、铅锌资源整合、铜产业人才引进和铜产业科技能力提升)、合力打造“四个中心”(铜产业创新中心、铜产品贸易中心、铜产业物流中心和铜文化展示中心)的合作愿景。二是健全了合作机制。地企双方成立深化合作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每月一次、领导小组每季一次对接推进会议制度,2018年召开了4次高层对接会。三是形成了合作成果。双方围绕铜产业发展,梳理重点推进事项36项,有12项已经解决。目前双方正着力推进银珠山铅锌银矿开发、胜华高端线缆产业园、新建10万吨电解铜、国家铜检测中心股改等产业项目合作。银珠山开发项目确定了24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7项,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力争2019年5月、确保2019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胜华高端线缆产业园项目,双方进行多次对接,成立专项推进工作组,贵溪市正在对2000亩产业园开展“三通一平”等基础工作,全力打造承接江铜三年倍增产业平台。
突出项目带动,做大市属铜企
一是强化项目招商。着力招大引强,向高精尖端发力,2018年,共引进华尔达线缆集团8万吨铜漆包线、九星铜业5万吨铜箔铜管等铜精深加工项目46个,总投资263亿元,其中42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19个项目实现当年投产。二是强化企业技改。实施铜企业技改项目49个,总投资9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3个、续建项目16个。截至2018年底,市属规模以上铜企业10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8.1%,铜精深加工比重升至45%,较“十二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行业升级。2018年,贵溪成功列入江西省有色行业转型升级试点,贵溪高端线缆线束产业列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有16家铜企业入选2018“省双百企业”;胜华金属成为江西省首家过100亿元民营铜企业。
强化政策引导,做旺原料贸易
一是做旺废铜交易。积极适应国家固废进口政策调整,提前谋划出台政策,引导贵溪铜拆解企业布局国内废铜回收网络,提高区域原料自给率。2018年,铜废料拆解总量突破20万吨,是上年的3倍;其中国内回收16.1万吨,是国外进口量的4.6倍。二是做大现货交易。铜现货全年交易量46.43万吨,增长29.9%,业务覆盖全省并辐射周边省份。三是做强期货交易。铜期货交割仓库全年完成业务量32.3万吨,增长353%,降低企业资金成本2000多万元。今年1月,推动市工业控股公司与中航信托、胜华金属合作组建了混合制贸易公司,着力打造区域铜贸易市场。
做强科研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研发力度。2018年新增铜产业研发平台7个,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36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平台31个;高新技术铜企业38家,占规模以上铜企业总数的36%。2018年,铜企业获授权专利407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累计获授权专利796件,其中发明专利93件。二是加快人才引进。通过“聘、引、培”多种形式引进院士5名、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30多名。三是加强院校合作。先后与江西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一批重点铜企业瞄准市场细分领域,成功研发集成电路键合金丝、高强高导铜合金、高精电子铜带、极细镀锡铜丝、FPC微晶磷铜球,超低氧铜热管等新型高性能铜材,江南新材、红旗铜业、耐乐铜管、众鑫成铜业、广信新材、中臻铜业等跻身“小巨人”、行业“单项冠军”行列。
深化两化融合,推进动能转换
近年来,鹰潭市抢抓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信息惠民城市和03专项试点契机,深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促新旧动能结合、协同发力。一是分时点推进铜企业智能化改造。先后对13家铜企业70条生产线实施智能化改造,应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化装备320余台,贵溪冶炼厂、凯顺科技、江南新材、广信新材等5家企业获批国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二是高质量推进贵冶智能工厂建设。2018年,贵溪冶炼厂先后完成智能工厂生产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和运输智能化调度等自动化项目,今年1月完成应用系统初始化并上线运行。三是高起点规划铜产业大数据平台。鹰潭市确定设立国有公司作为平台投资主体,委托中国信通院团队负责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营,目前正在对全市铜企业摸底调查,抓紧编制平台建设方案。
铜产业转型发展思路
鹰潭市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2+6+N”工业体系、打造万亿元有色产业战略部署,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咬住一个目标、突出二条主线、深化三项合作、实施四大工程”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铜产业实现“总量上翻番、质量上提升、影响上扩大、动能上增强”,奋力开创鹰潭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成为全省首个“万亿产业”贡献鹰潭力量。
咬住一个目标
根据工业三年倍增目标,到2021年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0亿元,保持全省工业第一方阵,全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迈入全省第二方阵;其中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倍增突破6000亿元,江铜集团和市属铜企业分别突破4000亿元、2000亿元实现双翻番,成功实现“再造一个江铜”目标,鹰潭成为全国百强铜企业的主要聚集区。
突出二条主线
一方面,加快推动铜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铜产业发展层次水平,确保产业发展换挡不失速、量稳质更优,加速转身为全国高端铜加工产业聚集区;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铜加工产业,实施铜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增长新动能、竞争新优势,打造铜工业互联网全国样板。
深化三项合作
深化与江铜集团地企合作。继续坚持每月一次沟通对接、每季一次会议协商推进机制,狠抓地企战略合作协议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全方位服务江铜三年创新倍增计划,加快江铜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承接江铜三年创新倍增重大项目;不断深化市属企业与江铜在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力促江铜10万吨小阳极板电解项目年内落地,积极沟通江铜参与鹰潭铜国检中心股改合作;着力推动银珠山铅锌银矿开发建设,力争今年5月、确保6月全面开工;重点推动江铜胜华电缆项目今年5月完成市场调研,尽快启动胜华高端线缆产业园建设。
深化与江西理工大学、哈理工等专业院校市校合作。重点加快先进铜产业研究院建设,深入开展铜产业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重点推进真空连续熔炼铸造技术中试及成果转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加快与线缆行业“黄埔军校”哈理工共同打造高端线缆线束产业研究院,形成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凝聚全国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深化与中国信通院、北航等电子信息类院校战略合作。抓住全国03专项试点示范契机,依托现有各类科研平台,进一步完善与中国信通院、北航等院校对接合作机制,深化产业、科研、人才等领域创新合作模式,争取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学研用全方位支持,重点加快铜产业大数据平台和江西师专物联网学科等建设。
实施四大工程
实施“总量再翻番”工程。一是在铜现货贸易上发力。整合铜期货交割仓库、铜国检中心等平台功能,市工业控股公司与中航信托、胜华金属合资组建混合所有制铜物贸公司,开展铜现货交易、贸易和套期套利业务,公司将于今年3月正式运营,全年贸易额将突破2000亿元,力争3年打造成“万亿级”全国性铜物贸中心,形成上海、广州、鹰潭三足鼎立铜贸易格局。二是在铜线缆板块上发力。做大贵溪高端线缆线束省级重点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浦东电缆、中超新材料等已落户项目建设,计划3年内入驻企业50家、产值过200亿元。三是在铜精加工项目上发力。深入开展“大干项目年”活动,重点推进奥易特新材20万吨铜合金板带、鑫铂瑞科技4万吨高端铜箔、广信新材3万吨新能源汽车用铜铬锆等50个重大铜项目,项目总投资259亿元,全部达产后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四是在铜原料上发力。依托贵溪铜拆解园区,用足用好现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扩大国内废料回收,积极扩增废旧汽车、家用电器拆解资质,到2021年,废铜拆解总量实现翻番达40万吨,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度。五是在铜终端应用上发力。积极发挥中航信托产业资源融合能力和鹰潭铜加工集聚优势,大力引进电线电缆、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水暖卫浴等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企业落户,合作共建铜加工产业园。
实施“质量再提升”工程。一是铜精深加工比重提升。聚焦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重点瞄准铜行业国内前10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紧盯不放,每年储备50个以上投资5亿元、20个以上10亿元铜产业招商项目,着力引进电线电缆、电子信息等行业地位突出、技术领先、带动力强的项目,力争2021年铜精深加工比重提高至55%。二是铜检测能力提升。深化鹰潭铜国检中心企业化改革,加快推进与国有投资公司、知名检测机构股份制合作,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业务覆盖面,力争今年股改成功,到2021年检测业务覆盖江西全省、辐射周边省份50%以上铜企业。三是铜龙头骨干企业提升。深入开展育大育强行动,以胜华金属、江南新材、保太集团、红旗铜业等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打造100亿元企业方阵,到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铜企业6户以上,过100亿元铜企业3户以上,推动凌云铜业、江南新材等主板上市。四是企业关联配套提升。出台专项奖扶政策,对鹰潭市铜产业链上下游采购配套的企业给予奖励,促进市内企业配套协作。
实施“影响再扩大”工程。依托《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将鹰潭作为全国铜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深化“绿色世界铜都”内涵和外延,促进铜产业生产要素高效集聚。一是提高铜产量在全国比重。继续保持全国铜产业集群领先优势,铜材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至20%以上。二是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行业论坛。加强与国内外铜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使鹰潭成为优质铜企业的集聚地、高端铜人才的向往地、前沿铜技术的试验地。三是申报承建国家工业互联网(有色行业)二级节点。为有色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公益性技术支撑,助推江西省抢占铜工业大数据先发优势。四是打造全国性铜贸易市场。全面实现铜原料本地化采购,今年5月份正式对外发布电解铜、铜杆鹰潭价格,实现鹰潭市场与上海同价,增强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
实施“动能再增强”工程。一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提升产业科技支撑,力争3年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00个,2021年总数超过200个。二是实施信息化改造。加快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铜产业,计划3年时间完成全市铜企业改造,实现铜企业生产控制智能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质量控制自动化水平。三是加快数据平台建设。今年6月完成铜产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搭建,完成25家铜企业智能化改造;到明年6月完成70家铜企业改造,建设全国领先的铜产业大数据平台,树立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实现“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数据应用先行”三大目标,努力开创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