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4-03-28 08:51

天齐锂业(002466)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固体矿产资源业的披露要求

(一)锂行业概览

锂是世界上最轻、电化当量最大的金属,具有高氧密度等特性,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065%,丰度位居第27位,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常见的锂资源形态包括硬岩锂(矿山锂)和卤水锂(盐湖锂),硬岩锂包括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等。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USGS”)数据,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正经历结构性变化,其中电池产业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2015年,锂主要用于玻璃、陶瓷等传统行业,而电池行业需求占比仅为31%。然而,随着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并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量迅速增长。这一趋势显著推动了对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进而引发了锂需求结构的调整,锂电池行业成为了推动锂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2023年,电池行业需求占比进一步提高至87%。

(二)锂资源供给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不断深入以及越来越多国家将锂资源视为国家战略资源,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增加了对锂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根据USGS 2024年1月数据,全球目前已探明及可控的锂资源量已达到1.05亿吨金属锂当量,较2023年1月发布数据增加了7%,其中玻利维亚、阿根廷、美国、智利、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已探明和控制的锂资源总和占全球总量超过80%;全球锂储量已达到2,800万吨金属锂当量,较2023年1月发布数据增加8%,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美国,占比亦超过80%。

2023年全球锂资源供给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Fastmarkets(全球主流大宗商品市场报价机构之一)2023年第四季度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在产的锂资源项目供给总量约为96.1万吨LCE,来源主要包括锂盐湖、锂辉石、透锂长石和锂云母,其中盐湖提锂供给量为37.8万吨LCE,锂辉石供给量为47.9万吨LCE,分别占全球供给总量的39%和50%,供应来源及各来源之间的比例大体上维持稳定。

截至目前,锂辉石依然是锂资源供给的主要来源,而公司控股的位于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是目前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锂矿项目。根据Fastmarkets 2023年第四季度发布的统计数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2023年供给占全球在产锂资源项目供给总量的比例达到16%,是世界产量领先的硬岩锂矿产区之一。目前,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共有四个在产锂精矿加工厂,锂精矿年产能162万吨;另有一个化学级锂精矿加工厂正在建设当中,预计2025年年中完工投产,建成后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总产能将达到214万吨/年。

(三)锂产品供给

随着新能源车行业及储能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2023年全球碳酸锂供给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根据Fastmarkets 2023年第四季度统计数据,全球锂化合物2023年供给总量约为86万吨LCE,同比增加26%,其中中国锂盐供给占全球总供应量的68%,南美锂三角供给占全球总量的28%,剩余4%则来自于美国或澳大利亚等地区的供给总和。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锂资源重要性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加速建设本土的锂盐生产基地,以确保对当地的动力电池厂的原材料供应,因此预计未来锂化合物的供应格局将更加多元化,中国以外生产的锂化合物总量将不断增加。

中国目前依然是锂化合物的主要供应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锂化合物总产量仅占全国已建成基础锂盐总产能的47%。随着新落地项目的快速投产和产能释放,预计未来中国锂化合物产量还将不断增加。公司作为长期专注于锂化工产品加工的企业,目前已建成五个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四川安居、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锂化合物年产能已达到8.88万吨;同时,公司还计划在张家港和澳大利亚奎纳纳(二期)分别建设年产3万吨和2.4万吨的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正在进行重庆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以上项目建成后公司锂化合物总产能将达到14.38万吨,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锂化工行业的领先地位。

(四)政策环境分析

受全球锂电池产业的爆发性增长影响,近年来,全球主要锂电池市场——中国、欧洲、美国等纷纷出台针对电池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并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以实现对本国、本地区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指引及保障。

1、国内政策环境

(1)有色金属行业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指出,要推动锂、铜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制定锂等重点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总体方案,加快建设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基础数据平台,推动盐湖高效提锂提镁、锂云母尾渣消纳等关键技术攻关及工业化试验,支持高比能量正极材料研发,培育铜、锂、镍、钨、锑等重要有色金属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大锂精矿、钴中间冶炼品等原料进口。该方案的发布,为有色金属行业近两年的发展和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引。

(2)锂电行业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平缓退坡;同时,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国补”)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自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延续了13年的“国补”政策正式退场。

2023年,政策引导消费依旧存在,但主力发生转变。2023年“国补”退出后,各地方政府接连出台发放购置补贴、消费券等政策举措,以促进当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其次,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增长,用电补能需求增长较快。国家和地方政府进一步明确新增电桩的数量或车桩比目标,且支持性补贴也从单纯的建桩向切实的充电桩使用和运营等高质量和创新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减免力度分年度逐步退坡,并对新能源乘用车减免车辆购置税设定减免税限额。

另一方面,中国于“十三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期间,提出了“储能”概念,并于202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2023年储能领域政策亦密集出台,助推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热潮。在双碳背景下,各省陆续出台“十四五”规划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的应用,旨在推动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同时助推储能行业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累计23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规划,合计装机目标超70GW,在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方面作用明显。

从2023年的政策走向可以看出中国对锂电池行业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应用领域。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化学储能和电池材料技术的健康发展。

2023年新能源行业国家政策2023年新能源行业地方政策

2、海外政策环境

(1)美国

2023年1月1日,美国《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以下简称“《通胀削减法案》”)正式生效。美国将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约3,700亿美元,并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美国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2023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与联邦税务局发布新能源车相关《通胀削减法案》拟议指南,其中包括关键矿物比例和电池材料比例具体指引,同时对政策实施时间节点做了更明确的表述。2023年4月18日,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指南正式生效。根据指南,在2023年4月18日后投入市场的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将获得最高总额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额度。其中只有同时满足关键矿物和电池部件的成分及比例门槛要求,才能享有全额优惠。只满足一项的车辆仅能拿到3,750美元,如两项都不满足,则无法获得任何补贴。

(2)欧洲

2023年11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与欧洲议会就《关键原材料法案》达成最新协议,制定了最新的关键原材料以及战略原材料清单。该法案覆盖了34种关键原材料,主要包括锂、稀土、镍、钴、和硅等;同时规定到2030年,关键原材料每年消耗量的本土开采比例需要达到10%,本土加工比例需达到40%,本土回收比例则上升到至少25%。而对于被纳入战略原材料名单的材料,其对单一第三国的依赖程度不得超过65%。同时,该法案还要求相关重点公司定期出具战略原材料供应链风险评估报告,明确原材料来源地以及潜在的供应风险。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法规规定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该法案适用于投放欧盟市场的所有类别的电池,对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到再利用和回收)进行规范,确保其安全、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该法案针对不同电池类型针对性地提出了电池回收率和可再生比例要求。在碳足迹规则、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管理、欧盟指定认证机构的审核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只有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以及数字电池护照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才能进入欧盟市场。

(五)市场环境

1、锂市场应用

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终端产品产业链上游的关键原材料,是生产锂电池产品所必须的金属材料之一。根据USGS发布的《矿产品概要2024》(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4)数据,2023年全球锂资源主要应用领域中电池占比为87%,同比上升7%;陶瓷玻璃占比4%、润滑脂占比2%、空气处理占比1%、连铸保护渣占比1%、医疗占比1%、其他占比4%。锂离子电池四大核心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其他辅材主要包括复合铜箔、结构件等。锂主要被应用于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是决定锂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之一,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低温性能等核心指标。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商业化正极材料主要分为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及钴酸锂等,其中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为并行的两条主流路线。随着锂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展,锂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其市场需求预期将持续增长。

根据研究机构EV 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202.6GWh,同比增长25.60%。从出货结构来看,2023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65.20GWh,同比增长26.50%;储能电池出货量224.20GWh,同比增长40.70%;小型电池出货量113.2GWh,同比下滑0.90%。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887.40GWh,同比增长34.30%,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73.80%。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于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926.00GWh和5,004.30GWh。

2、锂产品的主要终端市场

锂资源经过加工得到碳酸锂、氢氧化锂和氯化锂等锂化工产品后,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新型储能电池以及其他的传统应用领域。以锂为原料制造的锂电池具有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的特点。根据USGS最新报告显示,随着可充电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和电储能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分析指出,全球锂行业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尽管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较此前有所放缓,但由于其庞大的市场基数,其仍然是锂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虽然储能领域当前对锂资源需求的占比较小,但预计在未来几年有望实现高增速,成为推动锂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

(1)电动汽车

在全球大力推进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全球电动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拉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据长江证券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实现1,371万辆,同比增长约32%,虽然这一增长率因较高的比较基数而有所下降,但是绝对值表现依然亮眼。从渗透情况看,2023年12月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0%,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中国市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数据,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渗透率达到31.6%,高于2022年同期5.9个百分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新能源汽车出口量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增长,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欧洲市场:受2022年同期销量的高基数影响,欧洲多国于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承压,而意大利、西班牙等市场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市场空间大,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增长趋势。海通国际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累计电动汽车销量约为300万辆,同比增长17%。

美国市场:202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通胀削减法案》刺激下高速增长。长江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146.5万辆,同比增长46.9%,渗透率为9.1%,同比提升2.1%,其中纯电动车销量118.4万辆,同比增长46.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28.1万辆,同比增长49.9%。

除此之外,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动力(600482)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778.1GWh,同比增长42.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245.1GWh,占总产量32.1%,同比增长15.3%,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531.4GWh,占总产量67.5%,同比增长59.9%。

基于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情况,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预测,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步发力的情况下,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700万辆,2025年超2,100万辆。同时,在新能源车市场高景气度的背景下,动力电池装机需求将同步上升,预计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930GWh,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突破1,100GWh,正式迈入TWh(太瓦时)时代。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会从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的稳健成长,这一转变也将促进锂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2)储能电池

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关注加剧,以及碳中和策略的不断加强,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体系正迅速向以清洁和低碳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结构转型。在此大背景下,储能领域增长势头强劲。储能需求细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以及基站和数据中心。根据2023年各国在储能需求上的分布,中国和美国以发电侧储能为主,各自占比59%和80%,欧洲以用户侧储能为主,占比56%。

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以下简称“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73GWh(以终端口径统计),同比增长60%,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约159GWh,占据全球市场出货量的92%。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4年全球及中国储能电池出货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有望突破200GWh,年增长率可能超过25%。装机方面,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约35GW,同比激增72%,其中,锂电池储能项目新增装机约34GW。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约81GW。展望2024年,预计全球新增装机将超过50GWh,增速预计将超过50%。

3、锂化合物价格走势

自2022年12月锂化合物价格见顶后,2023年初,由于行业上下游扩产周期错配,资金大量流入上游,新增供应逐渐释放,而终端产销却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消费心理的影响回落。下游各环节累库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锂化合物供需平衡逆转,锂价进入下行区间。碳酸锂从年初均价约50万元/吨持续下跌至4月初18万元/吨附近才止跌。随后随着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减产和终端消费季节性增量预期的刺激下,下游排产好转,备货积极,碳酸锂价格短暂反弹至30万元/吨左右。7月碳酸锂期货上市以后,市场悲观预期后续供应投产增量大于需求增速,叠加锂矿定价模式更新,需求数据显示疲弱,使得锂化合物价格持续下探。虽然2023年锂化合物价格快速下跌,目前已跌至历史价格的相对底部区间,但长远来看,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不断重视以及碳中和策略的不断加强,锂化合物的长期需求仍然强劲。

4、碳酸锂期货走势

2023年7月21日,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碳酸锂期货正式上市,上市后市场对基本面未来供应过剩快速形成了一致预期。2023年四季度订单持续减少不断强化市场悲观情绪,锂矿定价机制调整让利进一步打开了碳酸锂价格下行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及主营业务介绍

公司是一家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002466.SZ)和香港联合交易所(9696.HK)两地上市。公司致力于“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共创锂想”为责任理念,积极布局全球锂电材料资源和加工产能。公司业务涵盖锂产业链的关键阶段,包括硬岩型锂矿资源的开发、锂精矿加工销售以及锂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公司战略性布局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锂资源,并凭借垂直一体化的全球产业链优势与国际客户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助力电动汽车和储能产业实现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上游锂资源布局情况

公司同时布局优质的硬岩锂矿和盐湖锂矿资源,以位于澳大利亚的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之全资子公司泰利森所拥有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和公司控股的中国四川雅江措拉矿为资源基地,并通过投资SQM和日喀则扎布耶的部分股权,进一步扩大了对境内外优质盐湖锂矿资源的布局。凭借优质且多维度的锂资源布局,公司已实现锂资源100%自给自足。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在全球的重要锂矿资源布局情况具体如下:

(1)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

伍德麦肯兹2023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运营的格林布什锂矿是目前全球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大型在产锂矿项目,2022年格林布什锂精矿产能约占全球锂精矿总产能的30%,而其2022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公司于2014年5月通过并购间接取得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锂矿项目泰利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的控制权。目前该项目处于开采状态,报告期内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开采总量为349万吨,采矿平均品位3.18%,包括技术级矿石和化学级矿石两个种类。格林布什矿锂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央矿脉区和卡潘加区,其中中央矿脉区是目前锂矿石开采的主要来源,卡潘加区则作为矿区资源基地暂处于勘探状态。除上述矿产资源外,泰利森正在对格林布什锂矿开采前已存在的1号尾矿库中所含的开采钽矿的剩余尾矿进行二次开采加工。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泰利森对其拥有的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的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进行了更新,相关内容已经专业机构AMC Consultants评估。根据澳大利亚2012年颁布的勘查结果、矿产资源量和矿石储量报告法规准则(以下简称“JORC标准”)估算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资源量及储量更新后数据具体情况如下:

(2)四川措拉矿

措拉锂辉石矿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新卫村甲基卡锂矿区(以下简称“甲基卡矿区”),是亚洲最大的硬岩锂甲基卡矿田的一部分。2008年12月,公司通过收购盛合锂业获取了雅江措拉锂辉石矿的探矿权,并于2012年4月获得了该矿的开采权,目前该项目处在更新可行性研究及推进建设前期相关工作阶段。根据2022年5月Behre Dolbear Austrilia Pty Limited出具的《合资格人士报告》计算,截至2021年12月31日,措拉锂辉石矿山拥有63.2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资源,资源品位为1.3%;该项目矿产资源量具体如下:

公司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关于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采选工程的相关工作。2023年5月,公司原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紫金矿业(60189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根据签署的《增资扩股协议》,本次增资拟由紫金矿业的全资子公司紫金锂业(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紫金锂业”)以现金方式出资认缴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射洪天齐放弃本次对盛合锂业的全部优先认缴出资权。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盛合锂业39.20%的股权,公司全资子公司射洪天齐持有盛合锂业40.80%的股权,海南紫金锂业持有盛合锂业20%的股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公司仍拥有盛合锂业的控制权,盛合锂业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截至2023年10月27日,本次交易已交割完成。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优化盛合锂业股权结构,充分发挥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借助战略投资者在矿产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优势,促进公司措拉锂辉石矿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速将公司存量资源转换成客观的产能/产量供给。此外,盛合锂业已于2024年1月9日取得雅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措拉锂辉石矿特白沟尾矿库项目备案。2024年3月18日,盛合锂业与甲基卡矿区其他锂产业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拟建设220kV输变电项目,以满足各方的用电需求;合资公司的成立将为措拉项目后续进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未来,公司将以聚焦打造全球一流绿色智能矿山目标,全力推进雅江措拉锂矿采选项目建设相关工作。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公司生产原料供应链(尤其是国内锂化工产品生产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山一起成为公司现有及未来规划锂化合物产能的双重资源保障,从而助力公司未来实现国内国外锂矿锂化合物一体化供应双循环体系。

(3)其他战略布局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布局优质锂矿山和盐湖卤水矿资源的企业之一。2014年8月,公司收购了日喀则扎布耶20%的股权,战略布局国内锂盐湖资源西藏扎布耶盐湖。西藏扎布耶盐湖主矿产碳酸锂保有资源量为179万吨,是富含锂、硼、钾,固、液并存的特种综合性大型盐湖矿床。根据日喀则扎布耶控股股东西藏矿业(000762)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西藏扎布耶盐湖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锂矿盐湖,其卤水含锂浓度仅次于智利阿塔卡马盐湖,含锂品位居世界第二。西藏扎布耶盐湖具有碳酸锂储量规模较大、品位高、镁锂比低等优势。

2018年12月,公司购买了智利SQM公司部分股权。SQM运营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阿塔卡马项目,其资源量约1,080万吨金属锂当量,锂离子浓度1,840mg/L,镁锂比仅为6.4,资源量和品位居全球前列。

2、中游锂化工产品产能扩张

公司生产的锂化工产品包括电池级和工业级氢氧化锂、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氯化锂和金属锂,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终端市场,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储能系统、飞机、陶瓷和玻璃等。

公司深耕锂化工产品加工行业多年,目前共设有五个在产和两个在建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在产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澳大利亚奎纳纳以及四川遂宁安居。其中,四川遂宁安居工厂已于2023年12月21日确认生产出达到电池级碳酸锂标准的产品;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一期项目生产的氢氧化锂产品已取得送样客户SK On Co.Ltd和Northvolt ETT AB的认证通过,并于2024年1月开始发货。公司的锂化工产品销售至全球,通过长期与下游生产企业的合作,公司已逐步与全球各大电池材料制造商、跨国电池公司、新能源整车企业和玻璃玻纤及陶瓷生产商等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形成互惠互利的商业共同体。伍德麦肯兹2023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按照2022年的产量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五大和亚洲第二大锂化工产品生产商,公司锂化工产品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

公司目前现有锂化工产品铭牌产能8.88万吨/年,加上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超过14万吨/年。

此外,公司在四川绵阳设有一座工厂,主要从事大宗工业固废(锂渣)的资源化综合再利用,加工生产优质非金属新材料——硅铝微粉。该工厂拥有全球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年产3万吨的硅铝微粉生产线,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创新载体和孵化基地。

公司全球各生产基地情况具体如下:

3、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主要包括全球顶级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生产商、新能源整车企业、跨国电子公司和玻璃生产商。2022年,公司与多家锂电材料、锂电池制造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动。

此外,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为公司展开业务拓展新的触角和反馈,有利于公司在践行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同时探索产业链循环发展的机会。2023年9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香港拟以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的方式参与新能源汽车公司smart Mobility Pte.Ltd.A轮股权融资。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项目已完成交割。

公司将继续战略布局新能源价值链上的新能源材料及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厂家,并与之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关系,例如在前驱体生产、电池回收等业务中进行合作,关注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领域的投资机会,积极参与下游的投资布局,以更好地应对锂在新型电池应用方面的未来趋势。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供应品质管控的核心,依据《供应商管理规范》《采购管理规范》《招标管理规范》等文件,对采购行为、供应商评估体系行为、供应商改善与优化行为以及招标采购行为进行集中化管控,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采购标的、采购行为背景分别采取对应的管理策略,优化公司供应链结构和供应质量,持续完善供应链体系。

公司在国内生产锂化工产品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锂精矿以及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碳酸钙等生产用原辅料,能源主要为天然气和电力。其中锂精矿全部从公司位于澳大利亚的控股子公司泰利森进口,通过海运由澳大利亚到达国内港口,再转运至公司各生产基地;碳酸钠、硫酸、电力和天然气等直接从国内生产商就近采购;公司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和公司《采购管理制度》要求进行采购,整个采购流程严格可控。公司的质量控制、采购、生产计划和仓储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定期确定要购买的原辅料数量和规格,并根据一系列因素(包括交付原材料的质量及交付准时性等)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通常从国内信誉良好、已经通过公司质量与可靠性评估的供应商处订购,最大限度提高供应效率,并确保便捷的物流和及时的运输。在原材料交付时,公司按照检测流程及标准对其进行检测化验,以确保高质量、低成本及快速的供应链体系;针对检测未通过的原材料,公司将予以退回并严格进行供应商绩效考核。公司要求所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相关的环境、健康、安全和知识产权法律及法规相关规定,并就其表现进行周期性评估,每年至少评估一次。

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锂矿业务采购内容主要为各类服务和能源,如矿山开采服务、海运服务、陆运及港口服务、爆破和挖掘服务等,能源主要为电力、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供应商均为澳大利亚本地的服务和能源供应商,因此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并减少设备及机械的资本支出。为此,公司秉持严格的程序,以妥善管理与采矿承包商相关的风险,并确保在聘请承包商之前收集所有必要资料,包括健康、安全、环境、社区关系、培训和以往的承包经验以评估承包商的能力,并确保满足相关监管规定。公司格林布什矿场的矿物加工用水来自雨水及位于现场的多个处理水坝的储水,所用的大部分水被回收及循环;电力和柴油供应商分别为澳大利亚当地电力供应商及知名柴油供应商。

另外,公司澳大利亚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每半年都会根据澳大利亚洲当地监管要求发布小型供应商付款周期报告,对外公开其小型供应商付款周期和比例分布;同时每年泰利森也会发布现代反奴役报告,对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锂化工产品加工业务采购内容主要为生产所需能源、原辅料及配套服务等,能源主要为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商均为澳大利亚本地能源供应商。原辅材料主要包含锂辉石精矿、氢氧化钠、硅藻土、碳酸钙等,其中锂辉石精矿由澳大利亚子公司泰利森直接供货,其他原辅材料均通过本地主流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方式进行。另外涉及到的各类生产配套服务,以就近寻源采购,保证能效为主。

2、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客户订单情况,采用计划和订单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按月制定生产计划,统一调度并安排生产。

在职业健康与生产安全方面,公司在国内的生产基地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始终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定期为员工及承包商提供有关健康、安全和事故预防的培训。公司要求从事采矿、建筑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加工业务的员工取得及维持中国地方政府机关签发的相关安全工作许可证。公司建立了由相关生产团队及行政人员根据内部政策进行事故妥善记录及处理的系统。公司遵循国际惯例并已通过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国际惯例接轨。国内所有生产工厂均已通过OHSAS18001或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在环境保护方面,公司严格遵守经营所在司法权区内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管辖空气污染、噪音排放、有害物质、水和废物排放以及其他环境事项的环境法律及法规,并在各生产工厂执行严格的废弃物品处理程序。公司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按照适用的环境标准进行处理。与过去相比,公司在环保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通过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在海外的采矿运营工厂亦维持严格的环境营运条件,例如,格林布什矿场获国际标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认证及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且由外部审核。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作为锂行业价值链的上游、锂盐行业的引领者,专注于为下游市场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公司凭借高禀赋的资源、过硬的技术,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并获得海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与持续信赖。公司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紧跟锂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高度关注并致力于高标准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和期望,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管理基础,追求卓越品质,持续推动全员质量管理意识提升和能力建设。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和改进,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2019年开始对标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标准,国内各工厂相继引入并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已完全有能力满足国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宝马、奔驰、大众等所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及相关要求。公司质量管理基于过程方法和风险的思维,在采购、生产、仓储、交付等所有运营过程实施严格的标准与风险预防管理,确保产品完全符合客户及公司自身的标准和要求。

公司总部建立质量管理职能,对分子公司质量管理执行统筹策划与管控,宏观上把控公司未来的质量发展战略方向,微观上把控各分子公司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标准;公司总部制定了《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工艺控制管理规范》《客户投诉控制程序》《质量成本管理规范》《统计技术应用程序》等制度对各生产基地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成本、关键指标、过程控制、供应商质量管理等过程实施标准化系统化管理。对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关键指标统一管控,持续推动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行业口碑与影响力。公司质量管理团队按月编制质量管理报告,提交公司高级管理层及相关生产团队,对各生产基地关键工艺和质量指标达成情况持续监控、分析与评审,科学制定质量目标,推动基地开展专项改善项目,如QCC、六西格码项目,对各基地的质量管理能力逐步提高要求。公司工艺与质量管理团队亦会策划周期审核对管理系统、产品和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确认,通过PDCA循环推动持续改进。2019年开始随着终端客户对电动汽车安全的持续升级管理,客户对产品磁性异物和磁性金属颗粒的要求日趋严格,公司积极响应客户要求,持续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对标客户检测方法,对磁性物质持续开展质量改进,产品磁性异物水平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公司重视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开展质量月活动、聘请外部讲师、邀请内部专家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将品质至上的理念全面贯彻到生产运营中。报告期内,质量管理体系仍是基地管理提升的重点。根据各基地体量分析,江苏基地在体系管理水平上相对领先,2024年总部运营将着力培养射洪、重庆体系工程师,带领两基地体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2023年公司主导、参与24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定,参加ISO/TC 333锂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参与制定10项锂国际标准,并牵头修订的YS/T 582《电池级碳酸锂》行业标准获2023年技术标准优秀奖“一等奖”,为近五年锂盐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标准。

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如下:

(1)锂精矿

公司使用和销售的锂精矿来自于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开发的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山,主要产品为化学级锂精矿和技术级锂精矿。

泰利森通过以下步骤在格林布什矿场将锂辉石加工成锂精矿:

①开采的粗矿通过多级破碎循环进行尺寸减小;

②破碎的矿石通过筛网区分尺寸,用重介质分离法使锂矿物与多密度矿物分离,将粗糙的碎矿进行浓缩,从而得到粗糙的锂精矿;

③使用筛网或液压尺寸测定方法进行分类,以将剩余的矿流按照不同尺寸分成不同的组别;

④使用再研磨球磨改善所含锂矿物的释放;

⑤采用湿式高强度磁选去除潜在的污染矿物质;

⑥进行浮选从而得到精细的锂精矿;

⑦进行增稠及过滤以生产化学级或技术级锂精矿。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泰利森的锂精矿生产计划根据预期的市场趋势及与客户的商谈情况定期制定,日常的生产安排则根据上述计划及现有的库存水平制定。

(2)锂化工产品

目前国内锂化工产品主要由公司旗下的射洪天齐、江苏天齐和重庆天齐负责运营和生产,公司国内锂化工产品项目及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氢氧化锂项目通过以下步骤,将锂精矿加工成碳酸锂、氢氧化锂及氯化锂:首先,对锂精矿进行煅烧、磨细和酸化。第二步,加入碳酸钙并进行调浆、浸取、过滤,将锂精矿转化为硫酸锂溶液。第三步,通过纯化和蒸发浓缩处理将硫酸锂溶液进行浓缩过滤,然后分别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氯化钙制成成品碳酸锂、氢氧化锂或氯化锂。最后,通过包括电解和蒸馏的方法使用氯化锂生产金属锂。

具体流程如下: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锂精矿和锂化工产品业务全部由专门的销售团队负责,该团队专注于业务发展、客户服务及行业覆盖。公司设有专门的团队分别负责中国及海外市场的销售,职责包括售前咨询和服务、后勤协调、行政支持、产品管理与开发及售后服务等。销售团队对现有客户动态和市场趋势进行专业分析,以发现销售机会。销售团队定期联系现有和潜在客户,交流当前的产品供给和开发计划,并收集客户对公司产品的反馈,帮助公司了解和响应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1)锂精矿销售

技术级锂精矿:根据泰利森与股东签署的技术级锂精矿《分销协议》,泰利森生产的技术级锂精矿根据股东当期订单数量分别卖给相应股东。技术级锂精矿主要销售市场为玻璃与陶瓷、锂基润滑脂、冶金铸造、医药等领域。化学级锂精矿:根据泰利森与股东签署的化学级锂精矿《供货协议》,泰利森生产的化学级锂精矿主要销售给天齐锂业和雅保(2021年7月,公司子公司TLEA引入战略投资者IGO的交易完成后,天齐锂业化学级锂精矿承购权由TLEA承继,TLEA从泰利森购买的锂精矿优先满足TLK需求,剩余量满足天齐锂业国内工厂和代加工需求,IGO不享有锂精矿优先购买权),其中,天齐锂业采购的化学级锂精矿主要用于自产或委托加工成锂化工产品。2023年,泰利森销售给雅保的锂精矿总量约81万吨,销售金额约261.74亿元人民币。

(2)锂化工产品销售

公司的锂化工产品在全球销售,其中出口产品主要为氢氧化锂,主要供给下游日韩等正极材料和电池厂商。随着公司产能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的客户结构愈加丰富,已从之前的立足于正极材料行业转变为正极材料、电池和汽车全产业链渗透,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订单模式从之前的长短单结合逐步向长期战略合约为主、零单为辅进行转变。通过长期与下游生产企业的合作,目前公司已逐步与全球各大电池材料制造商、跨国电池公司、新能源整车企业、玻璃玻纤及陶瓷生产商等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形成互惠互利的商业共同体。

4、技术及研发

公司长期以来建立起了一支强有力、稳定的研发队伍,通过研发创新持续夯实传统主营业务,在节能降耗、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积极布局行业未来核心新产品(技术),力争公司业务多元化、实现“资源+科技”的双核驱动。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由一批经精心筛选且构成均衡的专家组成,该等专家在材料工程、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冶金及其他对锂产品研发至关重要的科学领域拥有高级学历及丰富经验。公司内部鼓励公开及具有建设性的竞争,并在成都、射洪、张家港、铜梁及澳大利亚均设有研发团队。公司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镁锂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平台,并创设了“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低碳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从事开展盐湖资源绿色高效分离技术创新、锂资源分离提取和低碳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研究。

与此同时,公司始终坚持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知识产权形象,为公司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15年起,公司积极贯彻执行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通过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各项知识产权制度。公司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涵盖生产、采购、研发、销售、人力等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规范化。为了更好地利用专利信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公司配套商用数据库对专利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效提升了创新效率。为了实现对专利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公司亦建立了专利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专利的申请、审查、维护、转化等全流程管理功能,实现了对专利信息的在线查询、统计和分析,提高了专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知识产权意识,公司设立了科学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通过专利和论文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申请专利、发表科技论文,推动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并制定了《TQC01-12D0006无形资产(专利)管理规范》,对专利的申请、检索、应用和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

5、海外股权管理

2023年公司进一步加强对海外控股子公司的公司治理和运营管理工作,在过去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控股子公司的治理管控维度,深化公司与海外控股子公司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沟通参与程度。

TLEA作为公司在澳洲的主要投资平台和重要海外控股子公司,拥有包括文菲尔德和TLK两部分海外资产。2023年公司在TLEA层面进一步落实治理管控,同时持续从公司国内各生产基地抽调多组技术专家组成赴澳运营支持团队,为奎纳纳氢氧化锂项目提供运营管理以及生产技术方面的专业支持。同时,公司总部也积极组织TLEA管理层和TLK技术团队到国内生产基地参观访问,分享国内成熟、先进的运营管理体系和生产技术经验,进一步加速奎纳纳工厂调试爬坡进程。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奎纳纳工厂爬坡正在有序进行,其电池级氢氧化锂样本已经分别得到SK On Co.Ltd和Northvolt ETT AB两家客户的认证通过。

2023年,公司在澳洲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的公司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派出董事在文菲尔德董事会层面积极参加董事会和战略讨论会并履行相关决策职责,同时在文菲尔德管理层面更深入沟通并与其他股东代表共同组建多个专项小组委员会,定期就文菲尔德生产运营、重大项目、年度预算、技术改造以及战略发展等专项工作展开讨论,增进了股东对文菲尔德各项事务的了解掌握程度。除此以外,公司还利用股东资源,通过优势互补等方式帮助文菲尔德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其快速发展,从而使得股东在文菲尔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适时提出了更符合目前市场逻辑和趋势的产品定价方式,将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产品定价方式从过去的按季度参考全球四家主流报价机构(Fastmarkets、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S&P Global Platts和亚洲金属网),平均报价且享有一定股东折扣,更新为现行的按月参考以上四家主流报价机构平均报价且享有一定股东折扣。调整后的产品定价方式更贴近市场现货价格,从而提高了公司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并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经营策略。

(三)公司行业地位

1、上游锂资源端

公司经过多年行业垂直一体化经营,已成功布局全球最优质的锂矿和锂盐湖资源。根据Fastmarkets 2023年第四季度最新统计数据,公司控股的位于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是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锂矿项目。2023年,随着对格林布什锂辉石矿中央矿脉区和卡潘加矿区不断深入勘探开发,其矿产资源总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总矿产资源量4.47亿吨,氧化锂平均品位为1.5%,折合碳酸锂当量约1,600万吨;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储量合计1.79亿吨,氧化锂平均品位为1.9%,折合碳酸锂当量约850万吨。

格林布什2023年锂精矿总产量实现152.2万吨,其中化学级产品产量共计144.7万吨,技术级产品产量共计7.5万吨,锂精矿总产量同比去年有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原矿品位较高,同时不断实施技改项目使得各工厂回收率进一步提升。根据Fastmarkets 2023年第四季度最新统计数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2023年锂精矿产量最高的锂矿项目,占2023年全球硬岩锂矿总产量的27%;同时,格林布什锂辉石矿也是2022年在产主要锂辉石矿当中现金成本最低的矿山。

目前,公司参股智利公司SQM运营着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阿塔卡马盐湖。阿塔卡马盐湖作为全球最优质的锂盐湖资源之一,拥有极高的锂离子浓度、极低的镁锂比。根据Fastmarket2023年第四季度数据,阿塔卡马盐湖也是2023年全球在产锂盐湖产量最高的项目,占全球盐湖供给总量的44%,生产成本在全球锂盐湖项目中也处于极低的水平。截至2023年底,根据SQM已宣告的分红方案,公司按照所持股权比例应享有的分红份额所对应的金额累计约为79亿元人民币。

2、中游锂化工产品端

公司在国内外共建有五个锂化合物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四川遂宁安居、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锂化合物年产能已达到8.88万吨,其中四川射洪生产基地是公司最早的生产基地,产品种类丰富且运营管理成熟,综合锂化工产品年产能约2.42万吨;根据伍德麦肯兹行业报告,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是全球仅有的在成熟运营中的全自动化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厂,现有年产能2万吨;重庆铜梁生产基地作为公司金属锂生产工厂,对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年产能600吨。

四川遂宁安居工厂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竣工后,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通过调试优化,于2023年12月21日生产出首袋电池级碳酸锂产品并通过公司内部实验室取样检查,目前项目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公司位于澳大利亚的奎纳纳工厂(一期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是澳大利亚首个在产氢氧化锂项目,也是中国企业首个在海外运营的氢氧化锂生产线,铭牌年产能2.4万吨。该工厂毗邻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其生产氢氧化锂所需的原材料100%由格林布什锂矿项目提供,使得公司成为首家在澳大利亚拥有完整且独立的锂精矿至锂化合物生产供应体系的企业,帮助公司更好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

除以上项目外,公司还计划在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和澳大利亚奎纳纳(二期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分别建设年产3万吨和2.4万吨的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同时,公司正在进行重庆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前述项目建成后公司锂化合物总产能将实现14.38万吨。

(四)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公司业绩有利的驱动因素

(1)宏观政策持续助力下游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稳步增长

政策扶持体现了各国政府对于市场的态度,也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剂。在碳达峰(即在某个时间点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不再增长)、碳中和(即特定时期和特定边界内认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与认为形成的碳移除量达到平衡)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成为了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抓手。国内方面,国家不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新能源产业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2023-2024年)》等国家战略规划和举措,明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新型储能等已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发展的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而电池材料是决定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寿命和成本的关键。虽然2023年“国补”已退出,但各地方政府接连出台发放购置补贴、消费券等政策举措,以促进当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海外方面,自欧盟委员会推出《欧洲绿色协议》,向世界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并争取达到55%(以1990年为基准),以确保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欧洲各国密集推出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以满足欧盟委员会严格的碳排放考核要求和对冲一些客观因素对经济的冲击。2021年起,欧盟委员会持续加大对整车厂新增碳排放标准的限制;2022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欧盟委员会提案,决定于2035年欧盟境内将停止销售燃油车及混合动力汽车。2023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旨在2035年在欧洲禁售燃油新车(不含只使用合成燃料的内燃机车辆)。2023年7月,欧洲理事会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旨在规范在欧盟销售的所有类型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同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正式发布了《2023-2030关键矿产战略》,以加强澳大利亚关键矿产产业链布局并支持关键矿产行业的发展。此外,美国于2022年9月颁布《通胀削减法案》,拟分配约3,690亿美元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预算,旨在将2030年碳排放量减少40%,并对于购置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分别给予不超过7,500美元和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等。该法案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在全球新能源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锂电产业链、储能等实现快速发展。尽管中国及欧洲多国受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退坡和2022年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基数影响,2023年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保持稳步上升态势。美国方面,因《通胀削减法案》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受相关补贴政策刺激,美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将带动动力电池产量的增加。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各国政府相继推出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政策,以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近年来,以太阳能光伏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行业高速发展,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储能行业发展,带动储能领域锂电池需求的增长。除动力电池外,储能市场亦有望在政策支持及商业化加速等多重因素下迎来显著扩张,带动储能锂电装机快速增长。

(2)公司产品竞争力强

公司在矿石提锂行业从业近30年,作为锂行业价值链的上游、锂盐行业的引领者,专注于为下游市场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公司凭借高禀赋的资源、过硬的技术,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并获得海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与持续信赖。公司不断深耕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管理优化以及标准化建设,已拥有行业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并不断迭代创新,能够保证生产高效运行和产品质量稳定。公司持续开展工艺技术创新课题研究,不断突破行业难题。为满足公司优质、高端、核心客户的需求,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开展了多次技改检修,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耗显著下降,产品质量更能满足高端客户的定制化要求。同时,公司射洪基地在满负荷正常生产的同时,也在持续进行自动化改造和环保改造,实现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此外,2023年,公司首个自建电池级碳酸锂自动化工厂在四川遂宁安居正式建设落成。四川遂宁安居工厂集成公司深耕锂行业30余年的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其自动化程度、工艺质量水准、排放控制指标及各项管理水平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产品成本稳定,质量水平行业领先,客户资源优质,为公司获得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本控制是锂化工企业综合竞争的核心之一,同时也是体现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及其运行效果的绩效指标。泰利森锂精矿资源的稀缺性、产能优势和优良品质为公司产品供应稳定和质量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能适应和满足下游不同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客户黏性强。格林布什矿由于成熟运营多年,化学级锂精矿生产运营成本最低;同时公司拥有多项产品生产工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各项锂化工产品的生产,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公司通过对各种生产工艺、设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革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能够持续保持较高的毛利水平,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因素

(1)下游端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下游需求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增长的核心动力。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动力电池领域无疑已成为驱动锂产业需求增长的主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政府对产业链下游的扶持政策预计将逐步减少,最终实现完全的市场驱动模式,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下游产业增速放缓,从而对锂产业的需求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全球充电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和提升其用户便利性起重要作用,如未来各国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及预期,将对未来新能源汽车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2)锂化工产品行业竞争加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锂化工产品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原材料之一,在2021-2022年期间价格不断攀升,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涌入,产能快速增长态势显现,锂化工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进而可能对公司锂化工产品市场份额、利润等造成影响。

(3)全球地缘因素风险

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锂作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关键上游原材料,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多个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资源清单,并愈发重视本土产业链建设和战略资源保护。全球主要资源国更加倾向于推动本土锂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建设,以进一步享受锂资源加工环节的附加值。这种变化伴随着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一些国家通过补贴、关税壁垒等手段来支持本土企业,这可能会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国企业在海外销售锂化工产品也可能会面临海外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公司产品在海外销售的不确定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上游锂资源优势突出

公司在国内外拥有多处优质锂资源项目,其中公司控股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区是全球目前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的在产锂辉石项目;公司参股的SQM运营的阿塔卡马盐湖是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项目;公司控股的位于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是亚洲最大的硬岩甲基卡锂矿的一部分;另外,公司还参股日喀则扎布耶盐湖,该盐湖是全球少有的天然碳酸锂资源。2023年,随着对格林布什锂辉石矿中央矿脉区和卡潘加矿区不断深入勘探开发,其矿产资源总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更新后的总矿产资源量增加至4.47亿吨,氧化锂平均品位为1.5%,折合碳酸锂当量约1,600万吨;更新后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储量合计增加至1.79亿吨,氧化锂平均品位为1.9%,折合碳酸锂当量约850万吨。

2023年5月,公司原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引入紫金矿业作为措拉锂辉石矿项目的战略投资者,以优化股权结构,充分发挥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紫金矿业在矿产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优势。此举将有利于加速公司资源的转换效率,提升公司生产原料供应链,尤其是国内锂盐生产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一起成为公司现有及未来规划锂化合物产能的双重资源保障。

截至目前,公司是全球少数几个已同时掌握全球最优质的硬岩锂矿和锂盐湖核心资源的公司之一。

(二)锂矿和锂化工产品产能优势显著

公司在锂精矿和锂化工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显著产能优势。根据伍德麦肯兹数据显示,2022年,格林布什锂矿是全球产能和产量最大的锂辉石矿项目,矿区目前锂精矿建成产能为162万吨/年,预计至2025年化学级3号加工厂投入运营后,规划产能将超过210万吨/年。未来中期,格林布什还计划建设化学级4号加工厂以进一步扩大锂精矿生产能力。多年来,格林布什锂精矿凭借其优良且稳定的产品质量一直是全球锂矿端的品质标杆。

公司在国内外共有五个已建成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澳大利亚奎纳纳以及四川遂宁安居,目前综合锂化工产品产能8.88万吨/年,其中:

1)四川射洪生产基地碳酸锂产能1.45万吨/年、氢氧化锂年产能5,000吨/年、氯化锂年产能4,500吨/年、金属锂产能200吨/年。

2)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是全球首条在成熟运营中的全自动化电池级碳酸锂工厂,现有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

3)重庆铜梁生产基地现有600吨金属锂产能。

4)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一期氢氧化锂项目)是全球首个投入运营的全自动化电池级氢氧化锂工厂,目前建成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2.4万吨/年,一期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

5)四川遂宁安居工厂碳酸锂产能2万吨/年。另外,公司已启动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同时正在进行重庆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计划重启奎纳纳工厂二期2.4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将公司中期锂化工产品产能进一步提升至超14万吨/年。多年来,随着公司锂产品加工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拥有长期且经证实的高效和成功的运营业绩,公司凭借专业知识和过硬实力,逐渐建立起了国内锂化工产业的龙头地位。

(三)成本控制和垂直一体化优势

公司通过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平台TLEA控股文菲尔德下属的格林布什锂辉石项目,经过采矿、选矿一系列流程,将格林布什高品质锂辉石运送到公司在国内外的五个锂化合物生产基地,进行锂产品加工并销售。得益于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公司实现锂矿原材料完全自给自足的同时,也实现了较低的锂产品加工成本。

根据Fastmarkets 2023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全球碳酸锂现金生产成本曲线呈阶梯式增长态势,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对格林布什锂辉石矿进行加工,碳酸锂平均生产成本位于全球硬岩锂矿提锂成本线的较低水平。

(四)研发创新优势

技术研发能力是公司发展的基石,也是维持业务稳健增长的坚实保障。公司拥有一支专业水平高的研发团队、成熟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创新研发经验,为生产高品质的锂化工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管理体系、精进技术工艺、拓展产学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创新研发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下一代硫系固态电解质关键原材料硫化锂产品公斤级示范线搭建和调试,实现电池级硫化锂产品的稳定制备并完成多批次的客户打样工作,目标客户对该产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目前硫化锂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对外销售。后续将持续进行锂化工新产品的开发,丰富公司产品线,以应对下游客户的差异化需求。2023年,公司研发团队通过材料精细化控制及装备模块化升级,进一步提升20μm级超薄金属锂带整体质量,目前支撑超薄锂带已通过CNAS检测认证,并助力中科院物理所开发出具有全球最高比能量的金属锂电池,能量密度超过700Wh/kg;同时公司也积极开展下游合作,为国内知名锂电企业开发出异性锂铜复合带,并达到公斤级供应能力。

在锂渣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方面,公司完成从实验室规模到中试规模(60t/干基)工艺包输出及专利布局工作;揭露并解决困扰锂渣高效制备硅铝微粉的难题,为锂渣高值化综合回收利用制备硅铝微粉提供建厂设计依据。中试项目的完成,标志着公司另辟蹊径,在大宗固废资源化领域,开拓了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发展路径,延伸产业链经济的同时践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遵循低碳生态理念,强化“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和末端无害化”的全过程控制技术路线发展思路。2022年10月,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盐亭新锂,主要从事大宗工业固废(锂渣)的资源化综合再利用,加工生产优质非金属新材料——硅铝微粉,现已拥有全球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年产3万吨的硅铝微粉生产线。该生产线对于公司畅通产业链高值化利用链条,打造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创新载体和孵化基地,提高大宗工业固废(锂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公司加强创新项目孵化,通过寻找公司战略、研发、对外合作的良好协同模式,遴选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应用技术项目,进行有序整合,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与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起开展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围绕主题涵盖锂资源产业链上中下游,涉及“锂资源开发—基础锂电材料—下一代关键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固废资源高值化综合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为锂资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突破提供动力源泉。此外,公司正在加速推进世界一流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并于2023年3月建立了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提升公司应用技术创新研究和国际检测认证能力,并承载筑巢引凤、技术转化的功能。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用硫化锂产品首单销售,并且在技术路线和成本上具备较强竞争力,后续将继续拓展客户渠道,增加行业认知度,布局潜在市场。在对外合作项目孵化方面,公司正在与相关高校开展“锂渣高值化分级分质综合利用”,探索锂渣资源化利用新路径,开发下游市场新产品,为大规模固废资源化消纳提供新方向。此外,公司也在进行“富锂层状材料研发”、“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对外合作开发,把握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开展技术储备。

公司坚持立足于现有生产线的效率提升、环境优化、品质保障、安全可靠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以公司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技术研发和技改目标,成立专项课题攻关,建立生产技术人才梯队,努力践行“向技术转型”的战略目标。公司注重各生产子公司的自动化建设,既有助于提升品质控制能力,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子公司江苏天齐、重庆天齐和射洪天齐均已取得德国莱茵TV集团颁发的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还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称号,上述所获认定是相关部门对公司及子公司的创新研发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有助于公司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425项、在有效期内的授权专利241项,获得国家专利金奖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科技项目9项。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建有锂资源与锂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公司及子公司现拥有的专利情况如下:

(五)工艺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锂行业价值链的上游、锂盐行业的引领者,专注于为下游市场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公司凭借高禀赋的资源、过硬的技术,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并获得海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与持续信赖。

公司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管理优化、标准建设等方面持续深耕。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并不断迭代创新,保证了生产高效运行、产品质量稳定;公司持续开展工艺技术创新课题研究,不断突破行业难题;2023年公司首个自建电池级碳酸锂工厂在遂宁安居正式建设落成,安居项目集成公司深耕锂行业30余年的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其自动化程度、工艺质量水准、排放控制指标及各项管理水平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持续开展客户交流活动,积极响应客户要求,紧跟锂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公司持续践行管理创新,引入六西格玛管理工具和理念,推动管理与思维革新;公司多年来持续积极推动锂业标准建设,在全球范围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公司主导、参与24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定,参加ISO/TC 333锂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参与制定10项锂国际标准,并牵头修订的YS/T 582《电池级碳酸锂》行业标准获2023年技术标准优秀奖“一等奖”,为近五年锂盐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标准。

未来,公司将继续利用深厚的技术积累,在积极提升各基地工艺、质量关键指标的同时,为国内外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的工艺路线确定、优化、项目实施输出工艺技术支持。

(六)优质客户群优势

公司在锂行业已拥有近30年的历史。通过销售队伍的坚定努力以及销售覆盖范围,目前已与全球和中国的许多卓越的锂终端用户建立长期关系。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主要包括全球顶级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生产商、跨国电子公司和玻璃生产商。随着公司产能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开启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公司的客户结构愈加丰富,客户结构从之前的立足于正极材料行业转变为正极材料、电池和汽车全产业链渗透。报告期内,公司开启了与整车厂的首次合作,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之间的彼此认同度在大幅提升,相互之间的依赖和黏性也在逐步提高。一直以来,公司与大多数客户都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公司还融入了许多客户自身的研发工作,包括致力于开发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且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电池,成为了许多客户的重要供货商之一。公司的产品在客户的供应链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保持着优质且质量稳定的往绩,使公司能够持续发展并维持长期客户关系。

(七)企业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根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2023年8月最新报告,公司ESG(即环境、社会和治理)评级结果从BB级上升至BBB级。此外,根据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2023年度标普全球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分,公司入选标普中国A300ESG偏向型指数。

董事会构成方面,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比50%,女性成员占比50%。公司董事会成员拥有多元化的专业及行业背景,具有锂行业、公司治理、财务/会计、风险管理、ESG、战略等一项或多项领域的丰富经验。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与治理委员会和ESG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五个专门委员会作为辅助董事会行使权力的内部常设机构。五个专门委员会均由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其中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召集人为财务领域专家。

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于2023年将高管薪酬绩效与ESG指标挂钩,共计挂钩22项ESG明细指标,使公司高管薪酬绩效挂钩ESG指标覆盖率达100%。2023年5月,公司与银团合作完成了三年期4亿美金贷款与可持续挂钩结构变更,并获得了双重认证。本次挂钩的目标为碳排放强度降低和水循环利用率提升两项ESG相关指标,降低财务成本的同时也展示了公司在可持续金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7月,公司正式发布了《净零排放目标下可持续锂业白皮书》,发起“共创锂想.净零倡议”,邀请价值链成员不晚于2050年实现企业运营的净零排放,并努力减少价值链上的其他排放。

(八)全球资本市场认可度及影响力优势

公司A股股票入选深证50指数、深证成份指数、中证A50指数、MSCI中国指数;公司H股股票入选恒生综合指数、富时罗素旗舰指数,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在市值规模、企业治理及行业代表性等方面的认可。根据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公司在中国上市企业总榜单中排名165;在A股上市公司中,公司2023年度的市值排名为134。2023年,公司获得资本市场各类奖项及荣誉合计约40项。此外,凭借公司在行业的优秀实践,公司于2023年10月应深交所邀请,参与深交所西部基地“行业标杆奠基础”上市公司集体交流活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9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1.7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系:

(1)受锂化工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下降,锂化工产品毛利下降;

(2)锂精矿售价较上年上涨导致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净利润增加,所得税费用增加,少数股东损益增加;

(3)SQM 2023年度业绩同比下降约48%,公司在2023年度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2022年度也同比下降。

(4)2022年度内,公司参股公司SES Holdings Pte.Ltd(以下简称“SE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因被动稀释所持SES股权导致失去对SES的重大影响,产生由长期股权投资变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2023年度内无此事项,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12亿元。上述因被动稀释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被动处置产生的投资收益为非经常性损益。

(5)结合市场状况、公司经营预测等情况,根据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公司针对在2023年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对出现减值的资产确认了减值损失。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业务发展规划

1、继续秉持“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发展战略

公司是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致力于“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共创锂想”为责任理念,聚焦主业,积极布局全球锂电材料资源和加工产能。

(1)继续夯实上游锂资源布局

公司目前同时布局了优质的硬岩锂矿和盐湖锂矿资源,凭借优质且多维度的锂资源布局,公司已实现锂资源100%自给自足,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长期的业务自主性。

资源保障是公司稳定经营的基石,未来,公司将继续践行全球化产业布局的理念,持续加强对上游锂资源的布局和开发。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采选工程的相关工作。公司控股子公司盛合锂业已于2024年1月9日取得雅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措拉锂辉石矿特白沟尾矿库项目备案。2024年3月18日,盛合锂业与甲基卡矿区其他锂产业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拟建设220kV输变电项目,以满足各方的用电需求;合资公司的成立将为措拉项目后续进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未来,公司将以聚焦打造全球一流绿色智能矿山为目标,全力推进雅江措拉锂矿采选项目建设相关工作。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公司生产原料供应链(尤其是国内锂化工产品生产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山一起成为公司现有及未来规划锂化合物产能的双重资源保障,从而助力公司未来实现国内国外锂矿锂化合物一体化供应的双循环体系。

未来,公司将持续以开放合作的姿态,积极关注并寻求全球范围内的高品质锂资源项目,致力于巩固和提升公司在锂资源领域的先导地位,力求通过不断的资源勘探与开发,进一步增强公司长期稳定的资源自给能力,确保公司的业务发展具备坚实的资源基础。

(2)聚焦增产扩能,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公司将延续既有的“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在优质资源基地扎实的资源保障下,结合市场情况稳步落实、有序推进基础锂盐产能扩张计划,进一步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在生产技术方面,公司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增强自动化生产的技术优势及丰富经验,力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持续推动全球锂化工产品制造工艺的自动化水平向前发展。公司深耕锂化工产品加工多年,目前已拥有五个在产和三个在建或规划中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步扩大锂盐产能,以更好地实现锂精矿和锂盐加工的产能匹配。

(3)与价值链上下游的头部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主要包括全球顶级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生产商、新能源整车企业、跨国电子公司和玻璃生产商。2022年,公司与下游多家锂电材料、锂电池制造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动。2023年9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香港拟以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的方式参与新能源汽车公司smart Mobility Pte.Ltd.A轮股权融资。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该项目已实施完毕。公司将密切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机会,持续优化公司投资组合,完善产业链布局,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价值增长点。上游资源方面,公司将继续寻求合作伙伴,以扩大对高质量锂矿资源的布局,持续推动战略合作,以及继续和全球领先的矿业企业合作探索新的锂资源开发机会,从而拓展高质量的锂矿资源布局。下游产业链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战略布局新能源价值链上的新能源材料及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厂家,并与之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关系,例如在前驱体生产、电池回收等业务中进行合作。同时,公司将积极关注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领域的投资机会,择机参与下游的投资布局,为更好利用锂在新型电池应用方面的未来趋势做好准备。

2、继续扩大公司全球业务布局,拓展全球客户群

公司作为全球锂行业的资深领先企业,已成功构建了一流的客户网络,并成为全球多个主要电池、电动汽车设备制造商及新能源整车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合作伙伴。报告期内,公司保持了与大多数客户的稳固关系,并与信誉良好的客户签订长期销售协议,通过不断满足客户的高质量和一致性要求,进一步发展和维持了稳定的客户关系。同时,公司将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等,积极优化海外业务布局,打造海内外业务联动的新发展模式,推动海内外业务一体化发展。

3、加快科技转型步伐,打造招才引智平台,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研发能力不仅是公司发展的核心支柱,更是确保业务持续增长的坚实保障。公司坚持不断提升研发队伍水平,加强研发能力的整体构建,并着力打造高效的研发平台。公司正在加快配备重点领域的研发带头人,并规划符合公司战略要求的科研方向和实施路径,加快公司由资源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型步伐。

公司围绕“资源—材料—再生资源”不断深耕,上至锂矿和卤水锂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中至以基础锂盐、特种锂盐、金属锂及其合金和锂带及其衍生产品等为代表的基础锂材料研究,以及下一代锂电池用关键材料的前沿开发;下至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与锂渣高值化综合回收利用,打造并形成锂产业链循环经济品牌。公司在锂资源与锂材料方面研究广泛、底蕴深厚,尤其在锂渣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与高值化综合回收利用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公司加强创新项目孵化,通过寻找公司战略、研发、对外合作的良好协同模式,遴选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应用技术项目,进行有序整合,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起开展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围绕主题涵盖锂资源产业链上中下游,涉及“锂资源开发—基础锂电材料—下一代关键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固废资源高值化综合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为锂资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突破提供动力源泉。未来,公司将持续技术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在新型节能金属锂提取技术方面,继续探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新型提锂技术,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相关的产线建设支持相关工作;对现有的电池回收工艺进行优化,搭建电池回收相关的高值化利用路径。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寻求新的突破点,积极开展市场拓展,结合市场需求做好成果评估和成果孵化。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锂价市场波动的风险

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受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锂产品价格呈现波动性,当前以及预期的供求变动都可能影响锂产品的当前及预期价格。锂价格的下降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根据伍德麦肯兹报告,其他可能影响锂价格的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供需动力、生产成本变动(包括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变动、汇率变动、商品库存以及技术发展。公司无法保证锂的价格将不会下跌。该等因素可能以各种方式对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锂价格的大幅或持续下跌可能导致客户不愿按预先约定的定价条款履行其购买产品的合约承诺;

(2)锂价格的大幅或持续下跌可能导致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降低;

(3)锂价格的大幅或持续下跌可能导致锂产品价值下跌(包括公司持有SQM股权投资的减值亏损),其可能导致对资产的减值;

(4)如锂产品的生产不再具有经济可行性,则可能会减产或停产。

另一方面,如果锂产品价格大幅或持续大幅上升,则可能导致客户寻求其他更实惠的产品替代锂产品,从而导致市场对该项目生产的锂产品的需求减少,进而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总的来说,锂资源相对于其他有色金属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风险,但下游终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未来的高成长预期、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公司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向好。此外,中国证监会于2023年7月7日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注册。2023年7月21日,碳酸锂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碳酸锂期货、期权上市有利于完善碳酸锂价格形成机制,提升锂市场价格透明度,并推动锂行业长远发展。2023年8月30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指定交割厂库的议案》,同意公司向广期所申请碳酸锂指定交割厂库的资质,并授权公司管理层提交申请材料,办理其他相关事宜。2023年11月27日,广期所发布了《关于调整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质检机构的公告》(广期所发〔2023〕268号),决定新增公司为碳酸锂期货交割厂库,自广期所公告之日起生效。公司申请成为广期所碳酸锂指定交割厂库有利于公司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交割厂库三者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资源和成本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稳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大与锂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通过不断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创新能力的方式,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以应对锂价格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2、产能爬坡进度不达预期,导致项目收益延缓,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2022年11月,公司奎纳纳工厂一期氢氧化锂项目产品样品已经第三方产品认证机构中国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验,产品样品符合GB/T26008-2020标准。截至目前,奎纳纳工厂产品已取得送样客户SK On Co.Ltd和Northvolt ETT AB的认证通过,并于2024年1月开始发货。

公司奎纳纳工厂一期氢氧化锂项目自2022年12月实现商业化生产以来,2023年1-4月稳定生产,处于产能爬坡阶段;2023年4月按计划开启设备检修,后遇到相应技术问题,已于2023年6月19日恢复生产,至今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2023年10月2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遂宁天齐“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竣工进入带料试车阶段。后经过反复调试和优化,安居项目首袋电池级碳酸锂产品通过公司内部实验室取样检查,并于2023年12月21日确认所有参数达到电池级碳酸锂标准。后续,公司将持续调试和优化安居项目,以实现产品的连续稳定生产。

以上项目达产之前还需要按照逐步提高负荷率进行产能爬坡;在产能爬坡过程中,如出现对质量和产量有影响的问题,还需要进行局部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以逐步达到设计产能。如果锂价格下跌叠加如述各步骤的实现时间不达预期,将延缓项目收益的实现,并将在一定时间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在相关项目上已投入资本性支出,投入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投资回报不如预期,同时会增加相应的资金成本、转固后的折旧费用以及其他运营成本。

应对措施: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上述项目持续投入成本、投产和爬坡进度情况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积极委派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和支持项目爬坡工作,力争以此加快项目达产进程,早日发挥项目效益。

3、地缘因素及逆全球化的风险

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各国逐渐意识到锂作为能源金属的战略意义,相继明确关键金属保护计划。智利、墨西哥等国开始提出锂资源国有化。另一方面,全球主要资源国更加倾向于推动本土锂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享受锂资源加工环节的附加值。部分国家开始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以补贴、高额关税等方式希望能扶植本土企业发展。澳大利亚锂矿企业普遍推出了本地的锂化工产品冶炼产能建设规划,美国实施《通胀削减法案》以支持投资其国内能源生产和制造业;美国发布关于“外国关注实体”定义的解释性指南,旨在限制特定外国关注实体在美国国内电池供应链中的参与;加拿大通过修订其外国投资法,对外国投资者在特定领域(如:关键矿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加大审查权力。我国锂电产业链公司可能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对公司的长期战略布局、应对策略和适应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寻求合作伙伴,以扩大对高质量锂矿资源的布局,尝试开展战略合作;同时,公司将继续和全球领先的矿业企业合作探索新的锂资源开发机会,从而拓展高质量的锂矿资源布局。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公司还将加快推进国内锂资源开发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

4、安全环保风险

作为锂矿开采和锂化工材料的生产企业,公司在采矿及项目建设中,可能从事若干具有固有风险及危害的活动,如高空作业、使用重型机械等,若出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不到位、员工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等情况,可能导致会影响生产或造成人身伤害的安全事故。同时,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辅料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防范措施不到位或出现有毒气体、强酸强碱等液体泄漏,将有可能导致生产中断、甚至产生法律责任从而影响公司的良好声誉和企业形象。另外,公司作为生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三废”,在环保设备出现故障或特定情况下,可能导致排放参数不达标而被主管部门处罚,故也存在一定的环保风险。

应对措施:经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公司已成立EHS部(环境健康安全部),目前已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公司将继续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方针,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设计时依照最新监管标准,对安全环保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论证,并优先关注和前瞻性设计;持续对现有产线进行全自动化改造,增加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少安全环保风险点;新建项目将全部采购一流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性高、环保节能、效率高的生产设备,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实时监测、预警、传输、反馈,及时排除隐患;同时,继续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加强全员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方面的培训和考核,重视员工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坚持对安全环保应急预案的持续完善和员工预防性演练,从根本上防控安全、环保问题。2023年11月,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牵头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考核和领导公司生产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未来将通过履行安全生产委员职责,保障企业稳定运营、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将定期组织EHS管理培训会,并于每年11月-12月举办EHS倡导周系列活动,以提升公司全体员工对EHS的认知和技能。此外,经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并新增一名拥有ESG与可持续发展背景的董事。通过提升公司董事会专业背景多元化程度,公司将从ESG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提前识别潜在环境保护及绿色发展相关风险,提升公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5、IGO交易可能存在的潜在税务风险

2021年,公司全资子公司TLEA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澳大利亚上市公司IGO;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TLEA注册资本的51%,IGO的全资子公司IGO Lithium Holdings Pty Ltd持有TLEA注册资本的49%。截至目前,该交易已实施完成。目前澳大利亚税务局仍在就上述交易的交易结构(包括内部重组的实施步骤)可能产生的税务影响进行审查和评估。如果澳大利亚税务局的审查意见认为该交易结构未实质性符合澳大利亚《所得税法案-1936》一般反避税条款,由此可能导致包括但不限于内部重组涉及的TLA股权转让不予适用同一合并纳税集团下的资本利得税豁免,同时可能产生应付税款总额25%-100%的罚款、利息等额外的税务成本,从而增加本次交易的税务负担,对公司当期或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尚未收到澳大利亚税务部门的审查或评估意见,实际影响金额和评估时间尚具有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及相关子公司与IGO、IGO Limited于2021年6月21日签署了《税务分担协议》,双方同意,如经澳大利亚税务局审查和评估后确认内部重组实施步骤将产生资本利得税,IGO和IGO Limited同意在不超过该《税务分担协议》约定的最高总额的前提下,基于其在合资公司49%的股权比例与TLH分担该税务责任。目前,公司及相关子公司正在就税务审查事宜与澳大利亚税务局积极沟通协商,配合相关税务审查事宜,以期尽可能避免或降低该税务审查可能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6、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面临与汇率波动相关的风险。公司承受汇率风险主要与美元、澳元有关,存在因美元、澳元汇率波动引致的业绩波动风险。汇率波动可能会增加以人民币计量的海外业务成本或减少公司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业务收入,或影响公司出口产品的价格以及公司进口设备及材料的价格。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导致的任何成本增加或收入减少均可能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因汇率波动引起的外币资产及外币负债的减少或增加也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在中国境外存在重大股权投资,随着公司海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外汇计量资产及负债预计也将增加。由于记账本位币的不同,公司存在由于外币折算影响财务报表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制定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审批及管理的相关制度,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授权管理层选择采取远期结售汇、外汇互换、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灵活操作,降低因汇率变化给公司盈利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日铜价微信推送
关注九商云汇回复铜价格
微信扫码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商务客服
展会合作